Show navigation
Hid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张澜
生平简介
大事年表
张澜年谱
张澜纪念馆
场地概览
参观指南
馆藏文物
书画收藏
馆内动态
网上祭奠
张澜著述
文电
谈话
演讲
函札
公牍
著作
其它
纪念张澜
回忆思念
诗词赏析
书画作品
在线阅读
影视作品
纪念场地
珍贵史料
历史档案
历史相册
参考图书
思想研究
政治
教育
哲学
统战
相关资讯
相关报道
焦点图片
张澜家庭
家庭
家风
家谱
背景参考
历史文献
史海钩沉
背景研究
点击弹
出目录
目录
目 录
前 言
张澜先生不朽
一、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 — 民盟的成立
二、呼吁团结抗战,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民盟的早期活动
三、“‘特园’实在是值得大书 特书的地方” — 民盟总部所在地:重庆“民主之家”特园
四、加强组织建设,制定纲领明确路线 — 先后召开奔国代表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
五、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促进国共合作 — 与中共密切配合,向顽固派作斗争,促使政协作出五项决议
六、为坚持政协决议而斗争 — 全盟投入反内战运动
七、争民主反内战的喉舌 — 民盟办的报刊
八、 残酷镇压下的英雄烈士们
九、 山河同悲,举国共悼 — 各大中城市追悼李公朴、闻一多等烈士
十、风雨同舟,共进共退 — 拒绝参加伪国大、伪政府,反对伪宪法
十一、“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 南京和谈与梁漱溟的折衷方案
十二、蒋介石政府宣称民盟“勾结共匪”, “企图颠覆政府”,强制解散民盟
十三、公开宣布与中共密切合作,揭开历史的新页 — 在香港召开三中全会,恢复总部工作
十四、国内地方组织转入地下斗争以迎接解放 — 配合解放战争进行策反起义工作
十五、三个秘密盟员 — 刘文辉、潘文华、龙云
十六、张澜、罗隆基、史良等上海脱险
十七、公开宣布接受中共领导,以新政协共同纲领为纲领 — 总部迁回北平,参加新政协,召开四中全会
十八、民盟的缘起、目的和性质
十九、民盟早期的纲领
二十、民盟早期的路线
二十一、民盟早期的两个口号 — 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二十二、民盟和中共的密切关系
二十三、民盟的光荣革命传统
民盟史话 作者:赵锡骅(四川政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