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民主之澜(未删节)MP3版:
第24集 "塗名事件",民盟智斗孙科

剧情介绍
景:南京/美国大使馆
人:司徒雷登、罗隆基
▲字幕:南京 美国驻华大使馆
司徒雷登:我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我爱美国,我也同样地爱中国。我生在中国,也要死在中国。抗战时期,我在燕京大学担任过President,各党各派都有我的学生,国民党中有沈昌焕,共产党中有龚澎,在第三方面有叶笃义……
电视剧文学剧本
1.时:日
景:南京/美国大使馆
人:司徒雷登、罗隆基
▲字幕:南京 美国驻华大使馆
司徒雷登:我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我爱美国,我也同样地爱中国。我生在中国,也要死在中国。抗战时期,我在燕京大学担任过President,各党各派都有我的学生,国民党中有沈昌焕,共产党中有龚澎,在第三方面有叶笃义……
▲字幕:司徒雷登 美国驻华大使
罗隆基:(开门见山地)大使今天约我见面,不会是为了讨论中美友谊吧?
司徒雷登:(苦笑摇头)马歇尔将军与周恩来闹僵后,美方已经失去调停人的作用,现在只有寄希望于你们第三方面来出面奔走了。你是民盟留在南京的负责人,今天就是想和你商谈关于召开国大的事。
罗隆基:时局如此恶化,第三方面恐怕也很难有所作为了。
司徒雷登:我想可否民盟先参加政府,然后由新的政府来设法停战,以后再请共产党来参加政府。假如,民盟肯这样做,我可以向蒋委员长建议增加国府委员中民盟的委员名额。
罗隆基:共产党不参加政府,中国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内战不停止,共产党是不会参加政府的。这一点是民盟半年多来一贯坚持的一个大原则。
司徒雷登:原则难道就不能灵活处理了?
罗隆基:(正色)这个原则不是我个人可以变动的,亦不是民盟任何领导人个人可以变动的。
2.时:日
景:南京,青年党党部
人:张群、左舜生。
▲字幕:南京 青年党党部
▲张群将一张支票放在左舜生的眼前。
张群:这是陈立夫先生让我送来的,区区五千万法郎,暂且作为你们青年党这一阶段开展活动的经费。
左舜生:岳军先生,青年党是民盟的骨干三党之一,如果我们单独宣布派代表参加国大,这
有违盟纪。
张群:民盟座谈会不是已经提出过要求青年党退盟的决定吗?
左舜生:那是部分人的过激之说,同盟主席张表方并不同意。
张群:如果青年党能参加国大,政府决不会亏待你们。代表名额以及将来在国民政府中的位置都好商量。
左舜生:……
1.时:日
景:上海,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人:张君劢、张公权。
▲字幕:上海 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张君劢与一个中年人在花园里散步。
▲字幕:张公权,张君劢胞弟,北平官僚资本家。
张公权:离开国大召开的日期不足一个月了,至今各方俱未交出国大代表名单。参加不参加的可能均存在。如果大家都不参加,蒋先生在政治上即是大失败,对内对外都将站不住。如果各方都参加了,中共就被孤立了,亦是政治上的大失败。因此,现在国共以外的第三方面态度乃举足轻重。
张君劢:我已经答应表方,民社党和民盟保持一致,民盟如果不参加国大,民社党也不参加。
张公权:大哥,你不是一直说跟民盟很难在同一条船上吗?何不趁现在如此难得的机会,依据摆脱,参加国民政府,从此后一了百了?
张君劢:这件事容我再认真考虑。
▲两人沉默。
2.时:日
景:南京,青年党党部
人:张群、左舜生。
左舜生:如果这次我们参加了国大,只怕和民主同盟的关系真的会破裂。
张群:怕什么?请青年党派代表参加国大,这也是蒋委员长的意思。时至今日,大局已定,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青年党正可趁此机会脱离民盟,自成一派,何必久居人下,饱受委屈之气?
▲左舜生沉默
张群:你过去是民盟秘书长,现在既已辞职,将来不妨在政府中重新担任职务。
▲左舜生忖度片刻,终于伸手接过了支票。
3.时:日
景:上海,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人:张君劢、张公权
张公权:蒋委员长有意让我出任财政部长。
张君劢:(一愣)你同意了?
张公权:(没有正面回答)现在,我更关心你的去从停留问题。
▲张君劢走到树下,停步。
张公权:你是不是还在顾忌张澜?大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张澜思想老朽僵化,一意孤行,明摆着必输无疑,你何必去无谓陪绑呢?快下决心吧,大哥!
▲张君劢仍然无语,轻轻合上了眼睛。
▲ 风吹树叶,婆娑作响。
4.时:日
景:重庆
人:张澜、吴玉章
▲张澜与吴玉章正在交谈。
张澜:国共内战,并不是主义之争,今天互不相让,原因系在互不信任。
吴玉章:我们共产党愿意无条件停战,恢复和平,但是蒋介石坚持要打,我们也只好打了,也只有好好地打了。
▲字幕:吴玉章,中共代表团驻重庆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张澜:国民党内的当权者多半是法西斯、残余军阀、封建官僚的混合体,而决定国民党政治路线是当权派和好战派。蒋先生就被这两个集团包围。只有打破这种包围,才能实行民主。
吴玉章:对争取中国的和平,我们共产党是有决心的,对同蒋介石打仗,我们共产党是有信心的。
张澜:(点头)我们面对目前严重的时局,不乐观也不悲观,民盟将本着和平、民主、统一的一贯主张,坚持斗争。
吴玉章:表老,周恩来同志让我转告您,我们共产党要冲破蒋介石孤立的阴谋,民盟现在的表态主张可谓一言九鼎啊!
张澜:作为一个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政党,必须信守自己的诺言,断然拒绝破坏政协决议的任何举动。
吴玉章:即将召开的一党国大,就是蒋介石破坏政协决议的一个决定性步骤。,我们中共已经发表声明:拒绝参加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大!
张澜:玉章先生,也请你们放心,我敢担保我们民主同盟也决不参加这种国大!
5.时:夜
景:南京,梅园,中共驻南京办事处
人:周恩来、董必武、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
▲字幕:1946年10月25日 南京梅园
▲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匆匆进屋。
梁漱溟:周先生,我刚得到消息国民党军队又在东北攻占了安东!
▲正在喝茶的周恩来听到此消息,愤怒地把茶杯朝桌上一放站起身子。
周恩来:我们马上回延安,从此以后不再谈了!
黄炎培:周公息怒。请坐下慢慢谈。
周恩来:我们从上海赶到南京,蒋介石躲到台湾去,避而不谈。正式会谈还没有开始蒋介石又接二连三地向我方发起进攻。欺人太甚!
黄炎培:周公最好暂时不要回延安,以免不明真相的人误解。
周恩来:我本来就准备返回延安,你们第三方一再请求,我才同意继续谈判。现在全面破裂的局面已定。和蒋介石没有什么可谈了!
罗隆基:只要和平还存一丝希望,我们第三方仍愿意全力促成。
6.时:夜
景:南京,蒋介石住宅客厅
人:蒋介石、宋美龄。
▲蒋介石接过宋美龄递过来的一杯茶水。
宋美龄:青年党的左舜生已经暗中答应过来了,民社党的张君劢至今还在犹豫,也可以理解,他毕竟是民盟的中央常委,要下得了这个决心,怕还得等些时日。
蒋介石:张君劢只是个书生,当年在重庆时,我把他软禁在汪山两年时间,如今看来是有些误会了。
宋美龄:那个倔老头子呢?
蒋介石: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张澜——给他官作,不要;给他点教训,反而更来劲,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啊。
宋美龄:这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性格,清高孤傲,敢为天下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倒是蛮令人可敬的。怎么,他还没有来南京?
蒋介石:他正躲在重庆骂我呢,骂我撕毁了协议,骂我独裁专断,骂我不讲信义,等等诸如此类,反正在他的眼里,我是一无是处了。
宋美龄:他骂他的,你要开国大只管开,你并没有说要撇开共产党,是他们自己发表声明拒绝参加,怨不得我们,再说了,张澜不来,不正好少了一大堆麻烦事吗?
蒋介石:他来不来并不要紧,关键是民盟的态度。青年党的人毕竟太少了,而且在社会上名声也不佳。如果民盟能参加国大,共产党在政治上就更惨了!反之,我的损失也不小啊。
宋美龄:民盟中央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在关键时候容易优柔寡断,趁着张澜不在,你要恩威并施抓紧工作。
蒋介石:(点头)我已经让张群、陈立夫出面,争取各个击破。
7.时:夜
景:南京,梅园,中共驻南京办事处
人:周恩来、董必武、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
周恩来:蒋介石和我们打了十几年交道,并不了解共产党。共产党从无到有,从最底层翻上来,什么时候怕过国民党的压力?怕压力,当初就不会有共产党!
罗隆基:死马当活马医,我们想努力找出一个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周恩来:蒋介石的八条是哀的美敦书,谈已没有必要。中共主张停战,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梁漱溟:我们一定秉持公正,尽量找出一个两方皆能接受的方案,如果有一方固执地拒绝,或者故意刁难,破坏和平,必将会为国人所不耻。
周恩来;如果真出现此种局面,你们又能怎样?
梁漱溟:第三方面就以决定参加国大或者不参加国大来对付。
周恩来:我相信你们的诚意。
黄炎培:我提议中共和民盟之间作一约定,今后任何一方如果有新决定,即相互关照通知,以示决不骤然单独行动。
周恩来:(点头)在出席政协会议时,我和张澜主席已经订了“君子协定”,以后凡有重大决定,一定事先沟通。今天任之再次提出,我们就一言为定。
8.时:日
景:重庆特园
人:张澜、鲜英。
▲鲜英神色焦急地走进张澜的书房。
鲜英:表老,刚刚接到成都打来的电话,茂延小姐和蒲生在川大召开反对国大座谈会时,被警察局突然包围,全部带走。
张澜:查清是谁组织的吗?
鲜英:徐中齐。
张澜:他成都市警察局长的职务不是已经被查撤了吗?
鲜英:他现在是国民党特委会书记。
▲张澜站起身来。
张澜:贼心不死!马上回成都!
鲜英:我这就去安排。
9.时:日
景:南京,民盟总部
人: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张君劢、章伯钧、李璜、左舜生
▲字幕:南京,民盟总部
李璜:在上海期间答应和我们里应外合的孙科已经被蒋介石收买,要作副总统了。各省参加国大的代表也已经纷纷到京,看见国共双方不能取得协议,把责任都归咎于我们第三方帮助共产党,马叙伦等人还因此挨了打。
左舜生:(牢骚满腹地)我们第三方辛辛苦苦四处奔忙,结果倒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罗隆基:国民政府提出的八点声明,共方不予接受。中共提出的两点声明,国民政府根本不予理睬。两方都坚持要对方同意接受自己一方所声明的要点,但又都拒绝对方的主张。我们第三方面怎么办?
章伯钧:是不是赶快催请张表方赶紧来南京?
李璜:现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张表方来只怕国大都已经召开了。
梁漱溟:中共方面是我代表民盟总部亲自去上海请来南京参加和谈的,加强与国民党方面的停战斡旋,民盟责无旁贷,眼下关键是寻求一个令国共双方都能认可的方案。
黄炎培:难啊,和谈至今,国民党的八点主张和中共的两条声明之间距离越来越大,怕是难以拢和。
梁漱溟:当前境地,我们第三方面只有把国共两方的意见都不算,而拿出自己的折衷方案来。我们只有用第三方面的力量来压服不肯接受折衷方案的任何一方,而这也正是我们第三方面的作用所在。要不然,我们就只好撒手不干!
▲说到这里,梁漱溟以掌拍案,态度十分坚决。
张君劢:我觉得这个方法甚好,有自己的立场主张,说明我们第三方面并不是只能和稀泥,作和事佬嘛。
罗隆基:我认为有两条原则我们应该坚持:一,政府所作所为应尽量纳入政协轨道。以示不背信弃义。这也是第三方面自己必须恪守的立场。二,凡为两方利害所关之各问题,则应平心静气的酌量处理,互相让步。此为中间人应取之态度。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罗隆基:那就有任之兄、寿铭兄协助一下,共同草拟出一份方案,如何?
梁漱溟:现在争论的焦点是东北方面的问题。可请莫德惠一起参加研究,他是东北人,还当过宣慰使,熟悉东北情况。
黄炎培:你们三位负责研究后,再提到会上决定。
罗隆基:事不宜迟,等这方案定稿后,即为最后定案,好歹就是它了。各人签名之后,即行送出。一份给政府,一份给中共,另一份给马歇尔特使。
10.时:日
景:国民党成都市党部
人:张澜、徐中齐。
▲徐中齐正在打电话。
徐中齐:全给我关起来!不许走漏一丝风声!上头有令,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分子,有的还是骨干……什么,那个张茂延?我知道她是张澜的女儿……
▲外边有人敲门。
徐中齐:妈的,滚出去!
▲话音未落,张澜推门进来。
张澜:人,可不是皮球!
▲徐中齐赶忙放下话筒。
徐中齐:哎呀——张老先生,您怎么来了?不知有何贵干?坐,您快请坐——
张澜;我是来请你放人的,我的女儿在川大被你的人抓了。
徐中齐:误会,误会,都是误会……我刚才还骂他们了,简直是瞎了狗眼!行——您的女儿,我马上就放!
张澜:要放就一起放,都是些学生,坐在一起谈谈国事,何罪之有?
徐中齐:张老先生,个中情况您未免有所不知,川大一向是共党分子活跃之地,如今正值国大召开之际,上头三令五申,严查督办,特别是那个叫蒲生的,打伤了我们好几个弟兄,嚣张的很!
张澜:那就是不放人了?那好,我也不为难你,要抓一起抓,要放一起放,我的女儿就暂且先关在你这里,既然你说了不算,那我就去找说话算数的人,告辞了!
▲张澜拂袖而去。
▲ 徐中齐愣愣地目送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抬脚踢翻了椅子。
11.时:日
景:上海,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人:张君劢、张公权。
▲字幕:上海 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张君劢与一个中年人在花园里散步。
▲字幕:张公权,张君劢胞弟,北平官僚资本家。
张公权:离开国大召开的日期不足一个月了,至今各方俱未交出国大代表名单。参加不参加的可能均存在。如果大家都不参加,蒋先生在政治上即是大失败,对内对外都将站不住。如果各方都参加了,中共就被孤立了,亦是政治上的大失败。因此,现在国共以外的第三方面态度乃举足轻重。
张君劢:我已经答应表方,民社党和民盟保持一致,民盟如果不参加国大,民社党也不参加。
张公权:大哥,你不是一直说跟民盟很难在同一条船上吗?何不趁现在如此难得的机会,依据摆脱,参加国民政府,从此后一了百了?
张君劢:这件事容我再认真考虑。
▲两人沉默。
12.时:日
景:南京,青年党党部
人:张群、左舜生。
左舜生:如果这次我们参加了国大,只怕和民主同盟的关系真的会破裂。
张群:怕什么?请青年党派代表参加国大,这也是蒋委员长的意思。时至今日,大局已定,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青年党正可趁此机会脱离民盟,自成一派,何必久居人下,饱受委屈之气?
▲左舜生沉默
张群:你过去是民盟秘书长,现在既已辞职,将来不妨在政府中重新担任职务。
▲左舜生忖度片刻,终于伸手接过了支票。
13.时:日
景:上海,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住宅
人:张君劢、张公权
张公权:蒋委员长有意让我出任财政部长。
张君劢:(一愣)你同意了?
张公权:(没有正面回答)现在,我更关心你的去从停留问题。
▲张君劢走到树下,停步。
张公权:你是不是还在顾忌张澜?大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张澜思想老朽僵化,一意孤行,明摆着必输无疑,你何必去无谓陪绑呢?快下决心吧,大哥!
▲张君劢仍然无语,轻轻合上了眼睛。
▲ 风吹树叶,婆娑作响。
14.时:日
景:重庆
人:张澜、吴玉章
▲张澜与吴玉章正在交谈。
张澜:国共内战,并不是主义之争,今天互不相让,原因系在互不信任。
吴玉章:我们共产党愿意无条件停战,恢复和平,但是蒋介石坚持要打,我们也只好打了,也只有好好地打了。
▲字幕:吴玉章,中共代表团驻重庆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张澜:国民党内的当权者多半是法西斯、残余军阀、封建官僚的混合体,而决定国民党政治路线是当权派和好战派。蒋先生就被这两个集团包围。只有打破这种包围,才能实行民主。
吴玉章:对争取中国的和平,我们共产党是有决心的,对同蒋介石打仗,我们共产党是有信心的。
张澜:(点头)我们面对目前严重的时局,不乐观也不悲观,民盟将本着和平、民主、统一的一贯主张,坚持斗争。
吴玉章:表老,周恩来同志让我转告您,我们共产党要冲破蒋介石孤立的阴谋,民盟现在的表态主张可谓一言九鼎啊!
张澜:作为一个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政党,必须信守自己的诺言,断然拒绝破坏政协决议的任何举动。
吴玉章:即将召开的一党国大,就是蒋介石破坏政协决议的一个决定性步骤。,我们中共已经发表声明:拒绝参加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大!
张澜:玉章先生,也请你们放心,我敢担保我们民主同盟也决不参加这种国大!
15.时:夜
景:南京,梅园,中共驻南京办事处
人:周恩来、董必武、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
▲字幕:1946年10月25日 南京梅园
▲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匆匆进屋。
梁漱溟:周先生,我刚得到消息国民党军队又在东北攻占了安东!
▲正在喝茶的周恩来听到此消息,愤怒地把茶杯朝桌上一放站起身子。
周恩来:我们马上回延安,从此以后不再谈了!
黄炎培:周公息怒。请坐下慢慢谈。
周恩来:我们从上海赶到南京,蒋介石躲到台湾去,避而不谈。正式会谈还没有开始蒋介石又接二连三地向我方发起进攻。欺人太甚!
黄炎培:周公最好暂时不要回延安,以免不明真相的人误解。
周恩来:我本来就准备返回延安,你们第三方一再请求,我才同意继续谈判。现在全面破裂的局面已定。和蒋介石没有什么可谈了!
罗隆基:只要和平还存一丝希望,我们第三方仍愿意全力促成。
16.时:夜
景:南京,蒋介石住宅客厅
人:蒋介石、宋美龄。
▲蒋介石接过宋美龄递过来的一杯茶水。
宋美龄:青年党的左舜生已经暗中答应过来了,民社党的张君劢至今还在犹豫,也可以理解,他毕竟是民盟的中央常委,要下得了这个决心,怕还得等些时日。
蒋介石:张君劢只是个书生,当年在重庆时,我把他软禁在汪山两年时间,如今看来是有些误会了。
宋美龄:那个倔老头子呢?
蒋介石: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张澜——给他官作,不要;给他点教训,反而更来劲,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啊。
宋美龄:这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性格,清高孤傲,敢为天下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倒是蛮令人可敬的。怎么,他还没有来南京?
蒋介石:他正躲在重庆骂我呢,骂我撕毁了协议,骂我独裁专断,骂我不讲信义,等等诸如此类,反正在他的眼里,我是一无是处了。
宋美龄:他骂他的,你要开国大只管开,你并没有说要撇开共产党,是他们自己发表声明拒绝参加,怨不得我们,再说了,张澜不来,不正好少了一大堆麻烦事吗?
蒋介石:他来不来并不要紧,关键是民盟的态度。青年党的人毕竟太少了,而且在社会上名声也不佳。如果民盟能参加国大,共产党在政治上就更惨了!反之,我的损失也不小啊。
宋美龄:民盟中央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在关键时候容易优柔寡断,趁着张澜不在,你要恩威并施抓紧工作。
蒋介石:(点头)我已经让张群、陈立夫出面,争取各个击破。
17.时:夜
景:南京,梅园,中共驻南京办事处
人:周恩来、董必武、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
周恩来:蒋介石和我们打了十几年交道,并不了解共产党。共产党从无到有,从最底层翻上来,什么时候怕过国民党的压力?怕压力,当初就不会有共产党!
罗隆基:死马当活马医,我们想努力找出一个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周恩来:蒋介石的八条是哀的美敦书,谈已没有必要。中共主张停战,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梁漱溟:我们一定秉持公正,尽量找出一个两方皆能接受的方案,如果有一方固执地拒绝,或者故意刁难,破坏和平,必将会为国人所不耻。
周恩来;如果真出现此种局面,你们又能怎样?
梁漱溟:第三方面就以决定参加国大或者不参加国大来对付。
周恩来:我相信你们的诚意。
黄炎培:我提议中共和民盟之间作一约定,今后任何一方如果有新决定,即相互关照通知,以示决不骤然单独行动。
周恩来:(点头)在出席政协会议时,我和张澜主席已经订了“君子协定”,以后凡有重大决定,一定事先沟通。今天任之再次提出,我们就一言为定。
18.时:日
景:重庆特园
人:张澜、鲜英。
▲鲜英神色焦急地走进张澜的书房。
鲜英:表老,刚刚接到成都打来的电话,茂延小姐和蒲生在川大召开反对国大座谈会时,被警察局突然包围,全部带走。
张澜:查清是谁组织的吗?
鲜英:徐中齐。
张澜:他成都市警察局长的职务不是已经被查撤了吗?
鲜英:他现在是国民党特委会书记。
▲张澜站起身来。
张澜:贼心不死!马上回成都!
鲜英:我这就去安排。
19.时:日
景:南京,民盟总部
人: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张君劢、章伯钧、李璜、左舜生
▲字幕:南京,民盟总部
李璜:在上海期间答应和我们里应外合的孙科已经被蒋介石收买,要作副总统了。各省参加国大的代表也已经纷纷到京,看见国共双方不能取得协议,把责任都归咎于我们第三方帮助共产党,马叙伦等人还因此挨了打。
左舜生:(牢骚满腹地)我们第三方辛辛苦苦四处奔忙,结果倒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罗隆基:国民政府提出的八点声明,共方不予接受。中共提出的两点声明,国民政府根本不予理睬。两方都坚持要对方同意接受自己一方所声明的要点,但又都拒绝对方的主张。我们第三方面怎么办?
章伯钧:是不是赶快催请张表方赶紧来南京?
李璜:现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张表方来只怕国大都已经召开了。
梁漱溟:中共方面是我代表民盟总部亲自去上海请来南京参加和谈的,加强与国民党方面的停战斡旋,民盟责无旁贷,眼下关键是寻求一个令国共双方都能认可的方案。
黄炎培:难啊,和谈至今,国民党的八点主张和中共的两条声明之间距离越来越大,怕是难以拢和。
梁漱溟:当前境地,我们第三方面只有把国共两方的意见都不算,而拿出自己的折衷方案来。我们只有用第三方面的力量来压服不肯接受折衷方案的任何一方,而这也正是我们第三方面的作用所在。要不然,我们就只好撒手不干!
▲说到这里,梁漱溟以掌拍案,态度十分坚决。
张君劢:我觉得这个方法甚好,有自己的立场主张,说明我们第三方面并不是只能和稀泥,作和事佬嘛。
罗隆基:我认为有两条原则我们应该坚持:一,政府所作所为应尽量纳入政协轨道。以示不背信弃义。这也是第三方面自己必须恪守的立场。二,凡为两方利害所关之各问题,则应平心静气的酌量处理,互相让步。此为中间人应取之态度。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罗隆基:那就有任之兄、寿铭兄协助一下,共同草拟出一份方案,如何?
梁漱溟:现在争论的焦点是东北方面的问题。可请莫德惠一起参加研究,他是东北人,还当过宣慰使,熟悉东北情况。
黄炎培:你们三位负责研究后,再提到会上决定。
罗隆基:事不宜迟,等这方案定稿后,即为最后定案,好歹就是它了。各人签名之后,即行送出。一份给政府,一份给中共,另一份给马歇尔特使。
20.时:日
景:国民党成都市党部
人:张澜、徐中齐。
▲徐中齐正在打电话。
徐中齐:全给我关起来!不许走漏一丝风声!上头有令,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分子,有的还是骨干……什么,那个张茂延?我知道她是张澜的女儿……
▲外边有人敲门。
徐中齐:妈的,滚出去!
▲话音未落,张澜推门进来。
张澜:人,可不是皮球!
▲徐中齐赶忙放下话筒。
徐中齐:哎呀——张老先生,您怎么来了?不知有何贵干?坐,您快请坐——
张澜;我是来请你放人的,我的女儿在川大被你的人抓了。
徐中齐:误会,误会,都是误会……我刚才还骂他们了,简直是瞎了狗眼!行——您的女儿,我马上就放!
张澜:要放就一起放,都是些学生,坐在一起谈谈国事,何罪之有?
徐中齐:张老先生,个中情况您未免有所不知,川大一向是共党分子活跃之地,如今正值国大召开之际,上头三令五申,严查督办,特别是那个叫蒲生的,打伤了我们好几个弟兄,嚣张的很!
张澜:那就是不放人了?那好,我也不为难你,要抓一起抓,要放一起放,我的女儿就暂且先关在你这里,既然你说了不算,那我就去找说话算数的人,告辞了!
▲张澜拂袖而去。
▲ 徐中齐愣愣地目送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抬脚踢翻了椅子。
21.时:日
景:南京梅园
人:周恩来、梁漱溟、李璜、莫德惠
梁漱溟:这是最后之折衷方案。已经同时送给蒋介石和马歇尔。一共三条。我补充解释一下:第一条双方即日下令全国军队各地,关内关外一律就地停战。不再恢复1月13日停战时之旧位置。第二条加入政府派县长警察接收东北沿铁路线总计41县,其中包括共方之20个县,以求全线行政之统一……
周恩来:(愤怒地打断)不用再往下讲了,我的心都碎了。怎么国民党压迫我们不算,想不到你们第三方面也从背后捅我们一刀!蒋介石要把我们打倒在地,你们还要踩上一脚!我们共产党是不怕打的,我们可以打游击,但要考虑你们的前途。
梁漱溟:我们只是想搞个折衷方案。
周恩来:内战爆发以来国民党侵占的大片地盘逼迫我们全部承认?还要派警察接收我方20个县,那些铁路警察全部是戴笠的忠义救国军所改编的难道你们不知道?
李璜:我们没有想这么多。
周恩来:(激动地含泪)今天和平破裂,即先对你们破裂。我是信任你们的,我们约定过,彼此有所决定,事先互相关照,你们今天为什么失信?
梁漱溟:(自知理亏)我……忘了。
周恩来:你是伪君子!骗了我们!十年交情从此算完了!今天国民党是我的敌人,你们也是我的敌人!
▲周恩来说完摔门而去。
▲梁漱溟慌得满头大汗,茫然不知所措,呆呆地发愣。李璜捅了他一下。
李璜:我们赶紧去把文件从各方收回来再说。
梁漱溟:(哭丧着脸)第三方面全体同人签过名的文件,两三个人岂有权收回?
李璜:青年党方面有我负责。快走!
22.时:日
景:南京,民盟总部
人:梁漱溟、黄炎培、罗隆基。
▲梁漱溟气喘吁吁跑进来。
梁漱溟:任之,任之,你看这事情办的,糟透了!
黄炎培:怎么回事?
梁漱溟:我刚刚去了梅园,周恩来先生看了我们拟定的第三方面意见书,非常生气,痛哭失声啊!特别是他认为东北问题的两点意见不得了,一旦施行,东北将从此无宁日!没想到中共对东北问题如此在意!
罗隆基:糟糕!按我们一贯跟中共达成的协议,重大事件决定必须提前告知,相互协调,保持一致,这一次我们事先却没有告诉他们。
黄炎培:我们做的是有些仓促,只想着国大眼看要召开,社会人心焦躁不宁,太迫不及待了。
梁漱溟:跟中共交往多年,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周先生如此激怒……
黄炎培:意见书送走了没有?
梁漱溟:在孙科那里。还有一份,在马歇尔将军手里。
罗隆基:收回,收回!赶紧把文件从各方收回再说。
黄炎培:事不迟宜,快走!
▲ 三个人冲出办公室。
23.时:日
景:孙科家
人:孙科、黄炎培、梁漱溟、罗隆基。章伯钧
孙科:(面带喜容)你们的提案公正不偏,细密周到。国民党方面刚才开会,已经决定接受了。蒋主席亦在电话中同意了。
黄炎培:好是很好,可惜我们做事不细心,还抄漏了一条呢。
孙科:喔,漏了什么样一条?很重要吗?
梁漱溟:重要,要紧极了!
李璜:(急忙插嘴)有了那一条还更周到呢!
孙科:是什么样的一条?
黄炎培:请你拿文件来,我可以告诉你遗漏了什么条文。
▲孙科从衣袋中把文件拿出来,黄炎培迫不及待地一把夺过去。
黄炎培:(指着文件)喏、喏……(却不知该说什么)
孙科:你记不清楚了,就另外抄一条送来好了!
▲孙科伸手想把文件从黄炎培手中拿回来。
▲罗隆基急忙抢先把文件从黄炎培手中抓过来。
罗隆基:我记得,你给我,我来说。
▲罗隆基边说边忙不迭地立即将文件插进西装袋里。
孙科;你们——
罗隆基:这种正式文件怎么能补抄一条呢,还是赶快回家另外誊写一份正式的送来吧。
梁漱溟:对,对,对,还是重抄一份的好!
李璜:我们赶快走吧!
孙科:(感到莫名其妙地)要重抄吗?用得着重抄吗?
黄炎培:要,一定要!告辞了!
梁漱溟:告辞了!
▲四个人同时起身,转身就跑。
24.时:日
景:孙科家门外
人:罗隆基、黄炎培、梁漱溟、李璜
▲四个人离开孙科家后,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相视苦笑。
罗隆基:你们先去梅园向周先生报告,我马上赶去找马歇尔取回另一份文件。
▲罗隆基说完跳上汽车离去。
黄炎培:我们也走吧。
25.时:日
景:马歇尔住宅
人:罗隆基、秘书
罗隆基:马歇尔将军回来了吗?
秘书:他还没回来。
罗隆基:我来取回今天早上送来的那份文件,上边有几处错误,需要修改一下。
▲秘书打开文件夹找出那份文稿,递给罗隆基。
秘书:是这份吗?还没有打开过呢。
罗隆基:就是它,谢谢!
▲罗隆基急忙接过装进口袋里。
26.时:晚
景:民盟总部
人:罗隆基、黄炎培、梁漱溟、李璜
黄炎培:我已经告诉梅园新村,我们把文件全部收回来了。周恩来终于转怒为安了。
梁漱溟:(叹气)这件事深深教育了我,看来我确实搞不了政治,我决心退出和谈了。
黄炎培:事情总算挽回,我们都吸取教训就成了。
梁漱溟:不行,我已经心力交瘁了。
▲电话铃响,所有人都有些紧张,相互对视,最后罗隆基拿起电话。
罗隆基:是。(捂住听筒)是孙科……此方案事关重大,我们第三方要重新考虑。
孙科:(VO)你们演得好一出《月宫盗宝》哇!
罗隆基:要回自己的东西不算盗,我们演的是《完璧归赵》!
27.时:日
景:南京蒋介石官邸
人:蒋介石、黄炎培、张君劢、李璜
蒋介石:你们的折衷方案已经拟好送出,因为共产党不答应,你们又收回去了?这样也好,不然我也不能接受。
黄炎培:既然是和谈双方都得有诚意才行。
蒋介石:必须以我提出的八条作为谈判基础。这是原则绝不退让。
张君劢:按照政协决议,国大应由改组后政府召开,宪草也由政协而来。
蒋介石:国大如期召开,会上先通过政协宪草审议未完成的宪法修正草案,由六个月后普选产生了下届国民大会,作最后修改。
▲黄炎培等相互对视。
李璜:能否请蒋主席延期召开国大?以便腾出时间,促成双方尽量交换意见,求得圆满结果。
蒋介石:你们第三方必须先交出参加国大代表的名单。
张君劢:民社党是否参加国大要以民盟的态度为准。我们三党三派将与民盟保持一致。
蒋介石:只要第三方面提供保证,交一部分国大名单,哪怕三五个人都成,政府便可对十二日的开会,予以延期。大局能否转换的关键,在你们第三方面对此事的措施以为决定。
28.时:日
景:南京,民盟总部
人:罗隆基、范朴斋、张君劢。
张君劢:我作人有个格,党有立场,分裂国大,我们不会参加的,不过同盟今后,却成了大问题,表老不来,一切失了中心,闹出不可弥补的笑话来了,真可惜!真可惜!”
▲范朴斋将一张纸条交给罗隆基。
范朴斋:黄炎培已经走了,回上海去,这是他留下的纸条。
罗隆基(念):“我暂先回上海,假如表老来南京,请电告,我即刻返回。”唉——人都走了,
梁漱溟已经决定走了,这下黄炎培也走了!
张君劢;梁漱溟是民盟秘书长,他怎么能随便离开。
罗隆基:上次被周先生批评以后,梁漱溟自愧不能胜任,坚持辞去秘书长一职,我已劝说多次无用,他说当秘书长原定只当三个月,现在已经半年多了,又铸成过失,还是执意要辞职离去。
张君劢:眼下情势越来越紧迫,国大召开在即,张群、陈立夫等人四处活动,密谋游说,我们民盟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范朴斋:近日政府正在拉拢第三方面,软硬兼施。昨天李济深先生特地赶来,说表老不来,一切都失去了中心。我也是这样认为,只要表老来了,第三方面就有了一个主心骨,当前第三者之团结,可谓是头等大事!
张君劢:表老那边还没有答应来南京?
罗隆基:没有。
张君劢:张群、陈立夫已经找过我好几次了,催促交出国大的名单,青年党的左舜生说,表老再不来,他们就要单独提出名单了。必须请表老东下,否则当前大局,我们难以支撑!
罗隆基:再给表老去电,力陈要害,务必请他东下。
范朴斋:我们也给中共方面告知一下,请他们从侧面劝促一下表老。
▲有人按门铃,范朴斋开门,一名差人把一个大包递给范朴斋。
差人:郭沫若先生送给罗隆基先生的礼物。
▲范朴斋抱着纸包返身进屋。
范朴斋:努生,是郭沫若带给你的东西。
▲罗隆基接过纸包打开,里面全是书。
张君劢:这个郭沫若给你送这么多书干什么?还有棋谱!
罗隆基:(笑)他是在提醒我,一招棋错,满盘皆输(书)!(转身对站在门边的差人)你回去告诉郭先生,请他放心,放心,千万放心。
29.时:日
景:重庆,特园
人:张澜、鲜英、张茂延、蒲生
张澜:这次多亏了邓锡候从中斡旋,你们暂且先回南充乡下住些时日,等风声缓和,再回川大。
张茂延:(点头)
张澜:你妈妈来信说,张崙的哮喘病又犯了。你回家正好帮你母亲照顾一下小弟。
张茂延:好,我明天就走。
蒲生:张爹爹,这次回南充乡下,我就不回来了,组织上已经同意我加入当地的游击队,在那里,真刀真枪地跟他们干,痛快!
张澜:(点头)还要以安全为重,留得身家性命,等待真正和平民主的那一天到来,岂不更好?
蒲生:我记住了。
▲鲜英拿着一叠信件走进来。
鲜英:南京总部又发来信函,促请您东下主持大局。
张茂延:爸爸,你什么时候去南京?
张澜:一定要迈过11月12日国大召开这一天再说。
30.时:日
景:南京,中国交通银行
人:张君劢、罗隆基、范朴斋、沈钧儒、章伯钧、张申府
▲ 字幕:1946年11月11日 南京
▲张君劢拿出一份文稿。
张君劢:这是由我们第三方面与国民党代表联合写的一封信,要求政府将国民大会延期三周;按照政协程序改组政府,国民大会由改组后的政府主持;一切问题谈好后,第三方面保证提交全部名单并出席大会,如果三周谈不好,仍是分裂的国大,第三方面仍不参加;请诸位看一下,如无异议,请在信上署名——需要强调一下,这次署名仅仅算是提送保证名单,并不作为国大出席名单,这样仍可以保证我们第三方面的立场和清白。
罗隆基:眼下也只能这样办了,我同意,只是有一点,延迟三周可否改为一个月更好一些?张君劢:应该没问题,如果诸位同意的话,就请签名吧——会后有五位社会贤达将此信呈交给蒋委员长。
▲众人传看,签名。范朴斋悄悄对罗隆基耳语。
范朴斋:我们是不是应该预先向中共方面打个招呼呀?
罗隆基:这只是交一份保证名单,不是什么重大行动,稍后再说吧。
31.时:日
景:南京,梅园
人:周恩来、沈钧儒、章伯钧、张申府。
周恩来:你们中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圈套了,按照政协决议的规定,应该先改组政府,才能召开国民大会。
章伯钧:我们提出了改组政府的要求,信上明确说只有问题都谈好,我们才答应保证交出交参加大会的名单。
张申府:国民党天天催名单,我们压力太大,想来想去只有先交一个答应交名单的保证。拖延一下时间,等表方来了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沈钧儒:我们提交的是保证名单而不是出席国大名单。
周恩来:但你们和国民党代表联合签了名,蒋介石完全可以把第三方在信上的签名,歪曲成你们提交的国大代表的提名名单,并予以宣布,造成既成事实,弄假成真。
张申府:如果真是这样,外界会以为我们第三方已经投降,势必造成恶劣影响。
周恩来:更严重地的结果是蒋介石可以第三方支持为由,顺利实现他们一党包办国大召开的最终目的。你们呀——想的太简单、太天真啦!
▲几个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沈钧儒:我们又上当了!
周恩来:你们几个都签名了?
▲三人懊丧地点头。
周恩来:信发出了没有?
章伯钧:在交通银行还没有被送走,我们马上回去,把名字涂掉!
张申府:赶快!
32.时:夜
景:罗隆基住宅
人:罗隆基、张申府
▲电话铃响,罗隆基从熟睡中醒来。
罗隆基:喂——申府?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情?
33.时:夜
景:张申府住宅
人:张申府
▲张申府拿着话筒。
张申府:努生,我们刚刚从周恩来先生那里回来,经他提醒,我们下午在信上的签名,是国民党早就设好的圈套,我已经跟沈钧儒、章伯钧赶回来把名字涂掉了,你要不要赶去交通银行会议室也涂掉?现在也许还来得及。
34.时:夜
景:罗隆基住宅
人:罗隆基
▲罗隆基睡意朦胧。
罗隆基:没这么严重吧?老蒋不会延期的,签了名就算了吧,我就不去涂了。
▲罗隆基刚挂掉电话,电话铃又响,罗隆基刚躺下只好又坐起,重新拿起电话。
罗隆基:是我……李维汉生气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非要去把自己的名字涂掉?伯钧,你怎么像是受了中共的指示,来操纵民盟的?
▲罗隆基说完就把电话挂掉,转过身躺下,用被子捂住头。
35.时:夜
景:中国交通银行
人:周恩来、左舜生、沈钧儒、黄炎培、张君劢
张申府:签名之后去报告周恩来,中共方面不能同意这一举动,所以我们三人,又转来把名字涂去。
黄炎培:(愤慨地)上一次的和平方案,因为中共反对而撤回,因为梁漱溟的方案直接涉及到中共方面,情有可原。而这一次给蒋委员长的信完全属于第三方面内部的事嘛。
张君劢:既不赞成,顶好不签名,签名后,认为不妥,又去涂了,也还无甚大问题,一定要在大家面前,表示这是奉命而行,这算什么?
左舜生:民盟太过分了,你们签完字,又把名字涂掉,简直跟小儿游戏一样。你们不成了共产党的“尾巴”了吗?
黄炎培:涂名的事,真岂有此理呀!民盟不加大整理,我是要打主意了。
张君劢;“涂名”之事,真把第三方面人士的脸上,弄得太过不去。这样搞下去,真要变成身份不明的第二层尾巴了。此后民社党不得不自由活动了,我现在声明:民社党是独立的政党,凡所决定,不向任何政治团体请示。
另一青年党:我们青年党“宁做鸡口,不为牛后”。
▲赶来参加聚会的周恩来进屋听见左舜生和青年党的发言。
周恩来:我们共产党人是应该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鸡吃人民的粮食,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而且帮助农民生产粮食。“做牛后”有什么不好?我们共产党人感到很光荣,倒是“当鸡口”,不光彩,还可耻!
36.时:夜
景:张君劢家
人:张君劢、张公权
▲张君劢和胞弟张公权坐在沙发上交谈。茶几上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
张公权:蒋主席请民社党参加制宪国大,并且已经决定以你提出的《中华民国宪法》为讨论的基础,保证不推翻你起草的宪草的基本原则,至多只是在文字上作一些修正。对你在宪草中提出的“内阁制”,行政院对立法负责,法官须超出党派之处,军队须超出个人等重要条款,都完全按照你起草的宪草通过。
张君劢:民社党参加与否,必须举行常委会再作决定。
张公权:大哥,民社党的弟兄跟了你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今天,抗战胜利了,国民大会要开了,联合政权就要成立了,你还想让他们老饿着肚皮跟着你?
▲张公权的话显然触动了张君劢,他抬头看着张公权。
张君劢(苦笑)国民党是国库养党,我们的日子难过得多。
张公权:其实你可以在中常会上提出两条:第一,民社党决定参加国民大会。第二,国民大会要通过你起草的政协宪草,至少在原则方面不能变更,否则民社党宁可退出国民大会。其余细节,还可以继续商量。你们的代表可以先去南京,如果最后商量不妥再回来,就算去南京游览了一趟。
▲电话铃响,张君劢接电话。
张君劢:是我。……我想约请你来南京参加民社党会议,讨论是否参加。……我们再商量……好吧。
张公权:谁来的电话?
张君劢:张东荪的电话。
张公权:他什么态度?
张君劢:民社党交出名单之日,即他事实上脱离民社党之时。他还提到:四十年声名不易得,望我以全之。
张公权:书生之见。
▲张君劢无意中抬头看到挂在墙上的一块匾《民主之寿》,他心情复杂地起身走到匾前。
张君劢:这是今年一月我生日的时候周恩来亲自送给我的。
张公权:大哥,不要再为“民主斗士”、“第三方面”这些虚名耽误了你的前程。也不要受中共影响,你应当采取独立的立场。
张君劢:(激烈斗争)看来没办法,不牺牲自己,就牺牲党,两条路只有走一条。
张公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张君劢:即便民社党交出名单,我不但不会参加国大,也不参加政府,并且对民社党我也抱看戏的态度,自己退出去。
张公权:大哥不必如此悲观。
张君劢:我唯一希望通过此次国大,促使国民党通过我草拟的《中华民国宪法》,从而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使中国走上民主宪政的道路。
张公权:蒋主席决定待国大召开后,立即改组政府。因此大哥居于举足轻重之地位,可做一件在历史上有意义举动。
张君劢:(叹了一口气)蒋介石这个人是从不讲信用的,谁能保证他不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