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丨亦师亦友,张澜与他的学生朱德
丁洁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教师节 , 朱德 , 志同道合 , 老师 ,

今天是教师节
张澜纪念馆祝
天下所有老师
教师节快乐

师者,或在三尺讲台前,或在人生道路旁
每一位引领你前行的人
都应被尊称一声——老师
张澜一生倾心教育、桃李天下
培育出了
共和国元帅朱德、公安部长罗瑞卿等
众多优秀的学生
今天的微信“听”展
我们就来听听
张澜先生与他的学生朱德的故事


经典永流传听我给您讲
本期讲解员:苏姜越

1949年6月14日下午,北平前门火车站。伴随着火车进站的轰鸣声,欢迎的人群热情地挥舞着双手。一位魁梧的军人恭立在车厢门口,客人一下车,军人便跨步上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朗声说道:“老师,学生给您敬礼了!”客人紧紧握住军人的手:“不错不错,很好很好,终于又见面了。”“是啊,离开老师42年了,弹指一挥间啊!”师生二人掩饰不住重逢的喜悦。

张澜先生与他的学生朱德

这是朱德和老师张澜久别重逢的场景。1949年5月,张澜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劫持,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脱险后,应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电邀北上,参加新政协的筹备,这才有了朱德与张澜42年后的再次相见。

张澜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战时期,他领导民盟坚持和平、民主、统一的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抗战胜利以后,他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一边,主张和平建国、反对内战。他还曾创办小学、中学和女校,尤其是新式学校,对当时四川教育革新起了先锋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就学,学生遍及四川乃至全国。张澜的学生、后来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和四川省政协主席的任白戈曾经作诗赞老师:“嘉陵江上一巨人,才高八斗气纵横”“海内盟员皆后辈,蜀中学子半门生”。

1905年张澜旅日归国适逢顺庆府官立中学堂筹办,他被聘为正教习兼教务长{现南充市第二中学)。图为:顺庆府官立中学堂原貌。

1906年,19岁的朱德舍近求远从四川仪陇来到顺庆府(南充)中学就读,受教于张澜。张澜了解到朱德家境清贫却好学上进,对其勉励有加。他教育朱德要加强锻炼,磨炼意志,力争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他告诫朱德要培育良好的品质,“要做好事,造福于国家和民族,就要安心学习,勤奋不懈,以便经世致用。要做好人,成为仁人志士,就要正心修身,行端表正,以便担负起国家民族的希望,这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他引导朱德阅读邹容的《革命军》等书,在这里,朱德第一次接触到“革命”二字。1907年暑假,已经受到民主思想启蒙教育的朱德,为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远走昆明,进入云南讲武堂。

此后,朱德同张澜天各一方,但他对张澜一直以师长相敬。抗日战争时期,每当有中共同志从延安去重庆,朱德都要托他们问候老师。1944年,林伯渠去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时,他曾托林伯渠将一条延安生产的毛毯带给张澜。1945年8月30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第三天,与周恩来、王若飞亲自上门拜访张澜。见面时,毛泽东首先转告张澜:“你的学生朱德同志向你致以亲切的问候!”

1949年6月,张澜抵达北平。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朱德专门抽出时间,邀请张澜到中南海叙旧谈心,并让张澜的另一位学生罗瑞卿作陪。席间,朱德详细询问张澜的健康状况,当听到老师的身体状况不佳时,朱德眉头一皱,立刻表示要请中央的保健医生傅连暲给老师彻底检查身体。饭后,朱德又陪同张澜在中南海湖面泛舟游览,合影留念。

1949年8月,朱德拜访老师张澜

转眼到了7月下旬,天气逐渐转热。周恩来安排张澜去颐和园休养,从此这里成了张澜在北京的休养处所,朱德曾多次前去看望。有一天,下着小雨,朱德来看望张澜。两人畅谈后,张澜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问朱德:“国民党得天下后腐化了,共产党今后将如何保持廉洁?”这个问题让朱德心头一动:“老师爱护我党真是发自肺腑。老师可以放心,我们有办法!”朱德自信满满地说:“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发扬民主,以保证我们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听着朱德慷慨激昂的表态,张澜会心地笑了。

1950年6月,朱德在北京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在一起,左起:李济深、张澜、朱德、沈钧儒。

后来朱德经常去看张澜,并将他外出视察所见的新气象、新问题讲给老师,听取老师的意见,张澜听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每次张澜因病住院,朱德都去探望。在病情较轻时,朱德谈的多是早年求学时的趣事、军旅中的乐事,以逗老师一笑。在病情较重时,朱德则讲述革命队伍中带病长征、抱病抗日的同志们与疾病做斗争的事例,鼓舞老师同病魔斗争。张澜说:“一生中难得有朱德这样的学生啊!他已是国家的领导人了,还这样对待我,不易啊!”

1955年2月9日,张澜因病重不治逝世。张澜逝世后,由朱德和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朱德对张澜做到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自始至终体现了一位将毕生献给革命事业的学生对志同道合的老师的崇高敬意。

详情点击 》》》

相关文章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21/9/11    来源: 《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