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拜见张澜老人
吕光光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追求进步 , 人材 , 鼓励青年 ,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古人说得明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今人也说得明白。古人与今人话虽不同,揆其意义则一:人海茫茫,相遇何缘?天下滔滔,相知何契?当我初中毕业,时近抗日战争末期,即因家贫辍学,便从川北农村去成都图书馆自修。自修有如“修行”,生活似苦行僧般清苦,攻读似苦行僧般刻苦。然而,自修毕竟不能与世隔绝,窗外国民党统治的腐败现象和反动本质,形成严峻的现实逼人而来,终使我不能安坐于图书馆内,愤懑之情集于笔下,从此开始给《华西晚报》写了一些呼唤民主、向往自由的杂文。《华西晚报》为民盟所办,在大后方的影响颇大。当时在成都的民盟主席张澜先生和曾留法勤工俭学的民盟老中委(后为民盟中常委)杨伯恺长辈,以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丰富经验,居然看出了我的语法不通的杂文中的意蕴,认为“孺子可教”,便约我单独去拜见我所敬爱的张澜先生。
那时,我已耳熟张澜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小子何幸,能于卑微之中承时贤之招,孺慕之情难已于言。张澜先生卜居成都九眼桥培根火柴厂内,经他的三女张淑延同志领着我从左侧门绕过几畦菜圃来到客厅,我的心禁不住扑扑乱跳。客厅显得十分简陋:既无清供陈设,也无书画高悬;一张旧方桌,上面扣放着几只土陶茶杯,几张粗糙的竹椅排列在厅内。所有这些,都是城市居民家中的寻常之物;而所有这些,都曾用来招待过不寻常的国民党的元老,共产党的嘉宾,社会上的耆宿,国际间的名流。张澜先生浮泛着慈祥的笑容出现时,我不胜诚惶诚恐,手脚失措。他去笑着说:“你也是我们川北吃糜(阴平音,形容细小)儿红苕长大的吧!?”经他这么一说,使我倍感亲切,开始改变了拘谨的窘态。当他问过我的自修收获后,又问我何以要写争取民主、自由的文章。我的回答很坦白: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也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他严肃地点点头,有些口吃地说:“所以,争取民主,争取自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同要求。但是,我们首先要想到老百姓的艰难困苦。老百姓有出路有前途,个人才有出路和前途。我们就是要为老百姓争民主,争自由,要让他们当家作主。他们当家作主了,国家也就得治。“这一番言近旨远的教导,使我茅塞顿开,连连点头称是。
张澜先生却说:“要争民主,争自由,要使老百姓当家作主,在中国却不是容易的事。中华民国的招牌挂了三十多年,哪里是民国,实际是官国,中华官国。陷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是官,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也是官。民不作主,国将不国。只有国家民主了,自由了,才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要爱民主、自由之国,要爱独立、富强之国,这就需要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冒险犯难,为民请命。你这个青年,就要有这种精神,这种抱负!”他掀动长髯,神情凝重,一番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同样也感我肺腑。
张澜先生继续说:“现在,看一个青年是否有作为,首先看他对国家的命运是否关心,对老百姓的命运是否关心。你勤奋自修是好的,是有志气的表现。但是,不能‘闭门造车’。你要走进争取民主的行列中来,扩充你的见识,增长你的学问,所造的‘车’更能一日千里,于国于民大有用处。”他以炯炯的目光注视着我,点化着我,期待着我,使我可塑的人生观渐趋坚定。
这时,张澜先生的小儿子张仑驾着双拐,追逐么妹张惠延,穿过客厅,嬉戏而去。(后来我得知张仑患骨结核,竟因张澜先生清贫自持,无钱医治,虽使自己的爱子锯掉了一只脚,仍不免早殇,益见张澜先生的操守之卓绝!)张澜先生略为停顿,又强有力地教导我说:“要走进争取民主的行列,就要学习孟夫子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百折不挠,至死不渝。你年轻,跑得动,要在争取民主的行列里跑步前进,使民主政治早一天在中国实现!”我深深感激张澜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夙兴夜寐,不敢懈怠!为使他老人家及时休息,我恋恋不舍地谢别了。临别,他要我同杨伯恺同志密切联系,我终于经杨伯恺同志(杨伯恺同志已于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介绍,秘密参加了民盟,初步告慰张澜先生对我的期望。
本来,我对现实的不满,对民主的追求,不过是义愤所至,感情由之,仅仅停留于感性阶段。这次经过张澜先生的循循善诱,使我如沾化雨,滋润心田,如坐春风,心花怒放,视野为之开阔,思想为之升华,以致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即便家破人亡,备受迫害,我亦“虽九死其犹未悔’!后来我写了七律一首,以纪其事:

嘉陵江畔一老人,长髯三尺白如银。

见面拜时惊长幼,倾心谈处忘卑尊。

谁伤小子落拓甚,端赖老人教诲谆。

从此登程无反顾,荆棘塞途天地新。

《回忆与怀念》栏目


1页    共1

发表日期: 1980年代    来源: 兰馨集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