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思想演进浅议
王时浩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 , 旧民主主义 , 思想演进 , 传统道德 ,

张澜思想演进的过程,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不仅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和旧民主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他的思想演进,对我们现在的人思考问题不无意义。本文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方,

(一)


1877~1894年期间,张澜的思想被儒家墨家的传统道德影响,尤其提倡以仁义为人处事。

张澜出生于一个偏野山村的佃农家庭,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十分同情饱经风霜,备受熬煎的劳动人民。他从小就受儒家文化的教育,1894年(22岁)中秀才,次年补廪生。1902年选入成都尊经学院深造。这都说明他对经史子集研究,有颇深的造诣。1940年,春夏之交,他寓居南充建华中学,还撰写了《说仁说义》和《四勉一戒》的论文。张澜集儒墨之精髓“仁”与“义”以成节,意在“振末俗之衰微,育真才于晦否”,并认为“舍此无他道也”。这充分说明张澜虽然1903年(注:1904年)东渡日本,学了西方的教育思想,接触了民主与科学的理论,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他的思想深处,还是打算以儒墨之道的核心思想“仁”和“义”来育人、为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张澜持这种思想,窃以为绝非偶然,不过是二千年来中国传统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形态在张澜身上的反映。话又说回来,在那种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帖危、世道衰败的社会条件下,张澜能够坚定不移地关心国家、社会民族危亡的高尚品格,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无可厚非,更不当苛求。当然在那种社会条件下企图以仁义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的行为,绝对不能夺取政权,使仁义泽天下的。


(二)
甲午战争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更加严重,张澜这时已成人知世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爱国救亡运动更加高涨,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悲民族之屈辱,愤祖国之危亡,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张澜识时顺势由爱国主义走上了维新之路。这时,张澜仅管受到儒墨仁义思想的束缚,民主与科学的维新思想,仍然象微风细雨一样滋润着他的心田。所以1903年他在日本读书的时候,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大胆提倡“慈禧退朝还政光绪”的口号,这个口号有靠皇帝救国的一面,也有变法维新的一面,并且主要是为了变法维新,振救中国。1904年在顺庆府中学堂任教习,次年在四川游学预备学堂任训导长,他经常给学生讲国际国内形势,提醒大家“要亡国灭种了,现在什么都不管,就是牺牲身家性命去救国家”,学生“学好本领导,振兴中华”。(1)这时的张澜思想,已在西学、新学的影响下,开始挣脱科举八股的桎梏,脱离儒家文化正统的轨道,由儒、墨的仁、义之道,入了旧民主义革命之门,这是一个跃进。

1911年5月,当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上谕,与英、美、法、德四国签订”湖北、湖南省境内粤汉铁路合同”,激起湖南、湖北、广东和四川人民的强烈反对。6月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8月,在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上,张澜慷慨激昂地陈词,“浩气凛然,舍身取义”的爱国壮举,溢于言表。因之,他在这次会上选为副会长。从此,张澜和罗纶等13人积极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同盟会也趁势在各地组织保路同志军,声势浩大。9月7日,赵尔丰将张澜、罗纶等13人骗到总督府加以拘捕,纵然大刀架颈,钢枪抵胸,张澜却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地破口大骂赵尔丰,据理保路。赵尔丰理屈词窃,恼羞成怒,立报清廷,“听候斩”。成都各界绅士和市民闻讯,蜂涌至总督府请愿示威,赵尔丰下令开枪致手无寸铁者死伤甚众,全川为之震怒。同盟会员龙鸣剑等在锦江发出“水电报”,各地同志军起兵围攻成都,清政府令端方率军入川镇压,途中兵变,杀端方于资阳。赵尔丰被迫释放张澜等人。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成立大汉四川省军政府,张澜勇敢出任川北宣慰使,署治设南充,他发动地方人士创办南充中学校,果山蚕业社,发展实业,打算走上教育救国、实业兴邦之路。1913年4月张澜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5月张澜赴京出席会议,经蒲殿俊介绍加入进步党。次年1月袁世凯解散国会,张澜愤而反川回南充。1915年蔡锷在云南起义,张澜配合护国军,与钟体道宣布川北独立。积极反袁称帝,讨袁胜利,张澜又出任嘉陵道道尹。1917年北洋政府任张澜当四川省省长。这些都说明张在拯救中华而辛勤奔走呼号。


(三)
1919年至1949年,张澜的思想,由旧民主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这三十年中,是张澜一生思想变化最大的阶段,由爱国主义的图存救亡发展到反帝反封建,具体说就是抗日反蒋。
五四运动爆发,张澜接受新文化运动,支持新文化运动,并积极支持青年留法勤工俭学。1920年张澜提倡地方自治,联络各界人士成立南充地方自治筹备处和讲习所,创办《民治日报》。1932年张澜再任南充中学校长,他对学校大胆进行改革,除普通班外,并开办了农、工、医、蚕桑、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小型工厂和耕地,供学生实习,做到学用结合。1925年,刘湘任张澜为成都大学校长,直到1928年。张澜认为“本来民主政治,现在已不是完美的政治了,然而在挂到十七年共和招牌的中国,教育方面还是封建的,而没有好多民主气味”。他认为“现在的教育,除了封建的精神和成分外,其实只是一点配盘的ABCD那些形式的科学而已。民主的科学的精神,扫地以尽。这实在是一件大不幸的事”。(2)他认为当时的教育“尤以封建的成分和奴隶的成分为害最大”。这些,足以证明张澜的思想已进入反封建的坚定阶段。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

1页    共3

发表日期: 1992年3月28日     来源: 南充县志办公室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