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总结::
抗战时期,在四川政界和教育界颇具威望的张澜,不仅推动川军出川抗日,还十分关注后方壮丁问题。
1937 年,东北沦陷,冀察危急,张澜认为抗战根基在于全民武装,壮丁训练至关重要,中国应以 “人众” 之长补 “质量” 之短。随着战事推进,壮丁征调成为要务,却出现诸多乱象,如滥送游民、强拉苦力、苛政引发民怨等。张澜提出普及法规、严禁腐败虐待等 5 条对策,并建议健全省动员委员会、设监察员,还联名提交相关提案。
1939 - 1941 年,张澜在视察中目睹壮丁征调的残酷现实,如保甲人员刁难勒索、壮丁生活困苦、军粮摊购影响应征积极性等,他多次致函蒋介石和四川省政府主席,揭露弊端并警告后果。1941 年 3 月,他面见蒋介石,将壮丁问题列为民众三大痛苦之一,推动了问题的局部改善。1942 年,他仍在呼吁规范征募程序、保障壮丁权益。张澜始终关注底层民众,其行动折射出 “救亡” 与 “民生” 的紧密联系。
点击打开链接
发表日期:
2025年08月20日  
来源: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