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与成都李、闻追悼大会
廖友陶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李闻被杀案 , 李闻追悼大会 ,


    1946年7月11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了西南联大教授李公朴,四天后又暗杀了著名文学家、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父子。这种卑劣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周恩来同志指示,要大张旗鼓地对死者举行大规模的针锋相对的公祭和告别仪式。党中央也发出号召,要在全国揭露、抗议、控诉,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和革命的进攻。7月26日,延安各界举行大会追悼李、闻等烈士,朱德总司令在会上讲了话。28日,重庆各界举行规模盛大的追悼会,周恩来、邓颖超同志送了挽联。8月18日,成都各界在蓉光电影院(今人民电影院)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这次大会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和袭击,民盟主席张澜当场被殴伤。在党的领导和民盟同志的积极努力下,通过斗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扩大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力量和革命政治影响。
    追悼会的筹备
    1946年8月3日,民盟四川省支部在慈惠堂召开会议,张澜参加,决定在成都举行李、闻追悼大会。会议分析了形势:成都将举行的大会,是在重庆之后。重庆举行追悼会时,由张群主席,周炳琳主祭,吴玉章、张笃伦、胡子昂、鲜特生、许德珩、邓初民、史良、黄次咸、沈起予任主席团成员,形成了统一战线的好形式,保证了追悼会能顺利进行。成都追悼会,可找张群、邓锡侯等参加,以团结更多的民主人士和社会团体,以统一战线形式扩大民主运动的政治影响。
    8月9日,由四川省府主席张群、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成都市市长陈炳光、四川省参议会正副议长向传义、唐昭明等和文化教育、工商各界51个团体发起,在慈惠堂召开“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追悼大会”筹备会,选出负责团体,组成“李、闻追悼大会筹备处”。《华西晚报》正式刊登出的发起人有张群、邓锡侯、向传义、陈炳光、邵从恩、但懋辛、李璜、朱自清、谢文炳、罗念生、李动人、罗忠恕、陈离、吴光夏、刘盛亚、陈翔鹤、张松涛、张平江、杨立之、张澜、张志和、于渊、马哲民、杨伯恺、曾庶凡、罗忠信、田一平、范朴斋等55人,中华全国文协成都分会、成都市各大学教授联谊会、成都世界语协会、成都市职业青年联谊会、中国民主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会成都分会、成都中学生联合会、川大时事研究社、川大女声社、川大文艺研究会、川大文笔社、华大时事研究会、华大鸿鹄社、大学出版社、海星合唱团、华西晚报社、胜利报社、新华日报成都分社、成都妇女联谊会、汽车工会、民盟四川省支部、民盟成都市分部等51个团体。
    15日,田一平同志去重庆,向中共四川省委吴玉章(书记)、张友渔(副书记)、于江震等同志汇报了民盟四川省支部关于在成都市举行李、闻追悼大会的决定及其工作进展情况,省委赞同这一决定,表示应大力支持,并作了必要部署。可是这时候张群借故离开成都,筹备处改推邓锡侯担任主席团主席,由范朴斋电话征询邓的意见,邓有推卸意。但懋辛也来信辞去主祭。
    与此同时,特务造谣,叫嚣说获得什么“可靠情报”:民盟要在大会中举行“暴动”;民盟要在大会这一天,前往“抢救”被特务押解到成都的民盟北平市委委员孙中原等等。
    特务们对发起人和发起团体进行恐吓,阻挡他们参加大会;同时还对借作大会会场的蓉光电影院进行警告说“如借与追悼会使用,把电影院打烂了,不负责任”,等等。
    追悼大会实况
    1946年8月18日,成都各界坚定地按计划开会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位烈士。这天,从清晨起就一阵阵下偏东雨,故略微推迟了开会时间。但风雨阻挡不了群众的悲愤之情,送挽联的,送花圈的,要求参加追悼会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尽管不三不四的特务在会场内外试图破坏、阻挡,但不少青年和学生还是挤进了会场,挤不进去的就在大会门口一直站到街对面的人行道上。
    进到会场里边的有政协代表张澜、邵从恩,省府秘书长李伯申和各界人士朱自清、罗念生、罗忠恕、陈翔鹤、张志和、范朴斋、马哲民、杨伯恺、于渊、罗忠信等共一千多人。
    这之前,还在17日,成都省会警察局长兼四川省特科委员会秘书长徐中齐和保警大队副王介中、廖俊义和李祥麟密商决定,由王介中集合特务分子杨永模、吴永昌、杨泗海、谭玉龙等三十余人,宣布破坏李、闻追悼大会的命令,又分派了行动任务。
    大会前夕,邓锡侯突然“腹泻”,住进医院,他通知不来参加追悼大会了,实际是徐远举等特务对他施加压力的结果。大家担心特务们借端生事,制造混乱,威胁大会的举行。一些挤进会场,坐到祭坛近旁的进步青年,转身看到正楼座位的前排坐了些反动警察,大家意识到,这次追悼会,已逐渐变成革命与反革命短兵相接的战场。为了争取主动,以赢得斗争的胜利,筹备处及时推出李伯申为大会主席。
    追悼大会终于庄严隆重地开始了。首先由海星合唱团唱“悼歌”。由团长闻津(刘文晋)指挥,副团长林兰和团员梁保年、程巧聪、陈志波、李其树(女)、刘学文(女)等三十多多位同志合唱。挽歌名为《战士为民主而死,民主仗战士而生》,副题为《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悼歌》。歌词是:
    沉默的大山啊!
    长年呜咽的溪流啊!
    苦难的田庄,田庄里的人民啊!
    民主负上创伤,
    自由躺在血里,
    和平成了屠手的外衣,<

1页    共3

发表日期: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