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在南充创办实业教育初探
潘家德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南充地区 , 实业教育 , 职业教育 , 南充经济 , 改革与发展 ,


    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热爱祖国,酷爱家乡。他曾为南充地区的革命事业撒播了种子,也曾为家乡南充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特别是他所创办的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其影响更为深远。
    振兴南充实业,推进南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是张澜创办实业教育的根本原因。南充地处川北,历代均为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中心,但因土地贫瘠,民食常有不给。民国建立以后,由于政局动荡、军阀割据的影响,更使得各业凋敝、市井萧条,民生极为困苦。所以,自民初以来,全县人士力求摆脱军阀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地方各事由人民自主,以苏民困而厚民生。张澜先生即是极力主张南充实行地方自治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南充地方要求得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则须实行地方自治;而要实现自治,根本的出路是发展地方实业。因为只有实业发展以后,才会使人民的财力增加,才可以求教育的普及,地方自治事业才有钱有人去办。因此,他明确提出“南充的自治,也就是实业的自治”。基于这种政治主张,张澜先生进一步提出,南充实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使教育服务于实业,则又必须大力发展实业教育。他说:“南充教育的根本计划,不专是注重教育,实在是倾向实业,是要把教育的基础建筑在实业上面。”他最终得出结论:“南充的教育可以说是实业的教育。”
    南充的教育,自清末废除科举以后,虽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创办了不少新式近代学校,并传授近代科学知识等,但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其弊端的表现,正如张澜先生所指出“前此中小学校授之普通科学,专为升学的准备。苟使小学毕业后不能再人中学校,中学毕业后不能再人专门学校,则其所学殆全归于无用。所谓学生者,亦遂成为废材,为商不能,学工不可,勉强充当小学教师外,大多数流为无业游手之人,甚而不是杂人匪徒,即去缘附军队以求生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澜先生认为只有注重实业教育,“使多数青年得有谋生的智识与技能”,从而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可见,改变自清末以来南充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病,以稳定地方秩序,这也是张澜先生创办南充实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张澜在南充创办实业教育,开始于1914年。是年,张澜先生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辞去众议员职务,由北京返回南充,并在南充地方有识之士支持下,创办南充县立中学校、实业学校和果山蚕业社。这些学校均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一面学习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则实地进行种桑养蚕与缫丝,学生毕业后回乡生产。这是张澜实业教育思想的发端时期。
    1920年,张澜由北京回南充。因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政治思想的影响,有感于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回南充后在政治上积极倡导地方自治,在教育上除传播新思想外则大力提倡发展实业教育。他从1921年起出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和端明女子中学校长,积极从事教育改革。他不顾四川省教育厅的阻挠和反对,于1924年毅然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将县立中学校、乙种实业学校和县立高等小学合并为一校,并在学校内设立师范部、中学部、农蚕部,后又创设中医班、工业班。在端明女子学校内也分设中学部、小学部、师范部、职业部。合并后的南充中学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实业学校,也是当时四川省内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这一时期,是张澜实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
    1931年,张澜先生辞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的职务后,再次出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在从事抗日运动的同时,于1932年将县中与县立初级实业中学合办,更名为南充县立职业中学,分设农业、工业、乡村师范、普通中学各科。张澜在1942年又积极领衔倡导、筹办南充私立育才高级职业学校,并出任名誉董事长。该校设有工科、商科,后又增设中等水利科等。其创立之宗旨,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人材,服务桑梓,振兴实业为最高目标,是一所非常典型的职业教育学校。这一时期,是张澜实业教育思想发展时期。
    张澜先生创办实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将实业教育与传播新思想相结合。张澜先生认为,“教育是社会政治的一个部分,只有改造社会政治,才能完成改进教育的使命”。所以,他在创办实业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改造社会的新理想。他谆谆教育学生,要求他们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并经常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鼓励学生继承五四精神(即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特别是支持学生参加实际的政治活动。例如在1925年发动学生反对南充军阀何光烈横征暴敛、鱼肉乡民。在教师使用上,既重视教师教学水平,也非常注意思想进步。在他主持合并后的南充中学校务时,聘用了大批学识水平较高、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如张秀熟(后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袁诗荛(后任中共川北特委宣传部长)、何班辉、程鸣家、任乃强、杜象谷等,从事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他还曾经邀请吴玉章先生在南充中学举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座,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得南充中学的民主气氛更加浓厚。1931年,张澜所聘用的教师多系成都大学毕业的社会科学研究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想进步,倾向马列主义。他们到南充中学任教,不仅传播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播新思想,使学生树立起新的世界观。张澜先生的这些办学主张,促进了学生的思想解放,使他们树立起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壮志,形成了南充青年学生特有的新风气。
    其次,实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张澜创办实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远在1914年创办县立中学、实业学校和果山蚕业社时,张澜就已明确制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不仅学习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实地进行种桑养蚕和缫丝,毕业后则回乡生产,做到学以致用。1924年张澜主持南充中学校务时,更加

相关文章


1页    共2

发表日期:     来源: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