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在上海的革命活动
黄志浩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三中全会 , 上海解放 , 二中全会 , 民盟解散前后 , 革命活动 ,


    已故民盟主席、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为了中国的和平民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从事和领导爱国进步民主运动,并且一贯同情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可靠朋友。尤为可贵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处于危难之际都始终如一,奋斗不息。
    1946年底,他从渝到沪后,在险恶的环境下,不改初衷,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进而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斗争,把个人的斗争汇入到中国人民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在黄浦江畔迎来了解放。
    抗战胜利后,民盟和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为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和政协决议的产生,作出了贡献。但国民党反动派不久便发动内战,变本加厉地实行独裁和专制,使在国统区一度出现的一点儿民主空气荡然无存。民盟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为了继续开展进步民主活动,同时筹备召开民盟一届二中全会,1946年10月初,张澜就准备离渝东下赴宁、沪一带。但就在几天后,国民党军攻占张家口市,单方面宣布于11月中旬召开国大,对此张澜极为气愤,他多次发表谈话,揭露其违反政协决议的无耻行径,并毅然取消东下日期以表示抗议,表示不同他们合作的态度。
    11月15日,国民党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步力量的反对召开了一党国大,使国共和谈陷入决裂的危境。民盟继中共之后明确表态拒绝参加。国民党当局便加紧了对民盟和爱国民主运动的镇压活动。就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张澜于12月12日离渝东下。当轮船到达南京时,张澜打乱了国民党当局的如意算盘,决定不在南京逗留,不与他们会谈,不作其假和谈的点缀和工具,继续乘轮直达上海。国民党当局大呼“遗憾”,并再三呼吁请张澜“再往南京一行”,以便对张澜进行拉拢,混淆视听,捞取政治资本。张澜到沪,给了上海的爱国民主人士极大的鼓舞,各界人士纷纷前往码头迎接,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钱之光、华岗、潘梓年、陈家康等前往欢迎。张澜一下船就发表了书面谈话,表明民盟对时局的态度,拥护政协,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统一之实现。并表示内战不停,政协决议不实现,民盟就不参加政府。第二天,华岗、钱之光等特在周公馆宴请了张澜、李济深、马叙伦、马寅初等,席间洋溢着中国共产党和各界朋友的亲密友情。
    尽管时局险恶,张澜一到上海,几次亲去周公馆拜访董必武等同志,倾听中共对时局的意见,交换看法。一党国大召开后,国民党当局为摆脱其四面楚歌的窘境,又搞起假和谈的骗局。为此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声明,指出如重开和谈,国民党方必须恢复停战令发布的驻军位置;必须遵守政协决议。但是蒋介石拒绝了这两个条件。这时张澜同沈钧儒公开发表谈话,表示赞同中国共产党主张,义正词严地指出,国民党政府如不考虑中共二条件,和谈基础即难以确立,从而声援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2月底,国民党最后关闭了国共和谈的大门,限令中国共产党办事处撤离上海。根据党的指示,办事处决定将房屋、财产委托民盟代管,但是国民党当局进行阻挠。这时周恩来从延安打来电报给张澜,表示完全信赖民盟,请其保管中共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财产。张澜收到电报后,明知危险,挺身而出,一口承诺。此肘他的住宅虽被特务监视,电话也被窃听,但他还是多次约请办事处的陈家康至其寓所,商谈保管事宜,显示了他不畏强暴的铮铮铁骨。由于他和民盟的坚持和努力,中共办事处撤出后,民盟保管了全部房产。
    二
  张澜在进步民主人士中享有崇高威望。他到上海后。为和平民主大业,四处奔走,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极大的热忱领导了民盟的工作,从而壮大了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个对华政策声明。张澜和沈钧儒率先发表了旗帜鲜明的讲话,指出这是为其援助蒋介石的内战政策进行辩护,是旧调重弹。为了推进上海的进步民主运动,张澜与民主促进会的马叙伦以及李济深、陈铭枢、谭平山等著名人士互作拜访,就发展民主运动,扩大民主阵线取得了一致意见。12月22日和27日,张澜又先后出席了民建、民进、九三学社等进步团体举行的欢迎会和工商业者举办的星期五聚餐会。在讲演中,他坚定地表示,今后要联络各民主团体,扩大民主运动,拥护政协,民盟虽倍受利诱、迫害、分化,但决不因此所动,今后将始终如一。并对工商业者指出,唯有政治民主,民族工商业才有前途。这些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争取进步反对内战的各阶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张澜在多次讲话中一再表示的“联络各民主团体,扩大民主运动,拥护政协”的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及进步人士的一致肯定和积极支持。他被誉为“民主舵手”。
    张澜到上海的重要任务,是筹备召开民盟二中全会。当时的形势是青年党、民社党相继参加了国大,坚持政协路线的除了中共就是民盟。无疑中国共产党将用武装斗争来反抗国民党的独裁、内战和黑暗统治。而作为公开活动又没有武装力量的民盟将怎么办?国大召开、国共和谈决裂,今后民盟的方针是什么?面对国民党日益加紧的拉拢、分化,民盟又将如何表示?……这些严峻的问题尖锐地摆在民盟领导人的面前,需要他们作出回答。身为民盟主席的张澜把准了坚持和平民主,坚持政协决议,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正确航向。同时,国民党当局也加紧了对民盟拉拢。二中全会前夕,张群从南京来沪,随即走访张澜,企图游说民盟改变会议的方向,步青年、民社两党的后尘参加政府。在三个多小时的会谈中,张澜坚决表示,和平民主为民盟的一贯主张,目前应先停战,在此以前,民盟决不参加政府。张群空手而回。但国民党还不死心,雷震又穿梭于宁沪之间,几次要求晤见张澜等民盟领导人,其随行人员还透露,这是蒋介石的意思。但张澜等民盟领导人立场坚定,明辨是非,拒绝与雷震见面,从而挫败了国民党当局的阴谋。
&n


1页    共3

发表日期:     来源: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