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西秀:电视剧《民主之澜》观后感
严西秀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民主之澜 ,



2009年,央视热播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建国大业》等史诗巨片,对以张澜为代表的中国民主同盟.给予了高度的历史评价。今年开春,桃红柳绿,全国“两会”期间,央视又热播了传记体长片《民主之澜》,对“川北圣人”张澜的传奇人生,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鲜活展示。


这让生活于21世纪的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了民盟,更加亲切地走近这位“布衣省长”、“川北圣人”。而且,更强烈地感受到了新世纪中国民主进程的铿锵步伐。   


 张澜是民盟主要创始人。我作为盟员,倍觉亲切,倍受鼓舞,倍感自豪。   
 张澜一生崇尚民主,“经五朝、历乱世”。他目睹了从清末到新中国的历史风云。在每一个历史节点,他都在为民主殚精竭虑、振臂高呼!他从同情共产党到热爱共产党,成为共产党的诤友。他集“大悲悯、大智慧、大无畏、大气魄”于一身。他的名字,让友人如沐春风,让敌人不寒而栗。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广大盟员和四川人民,念念不忘他的历史功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令我们肃然起敬。   


nbsp;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光耀星河的人很多,但被称之为“圣人”的,却寥若晨星、凤毛麟角。   
 中国现代百年史波澜跌宕+潮涨潮落中走出的伟人壮士遍布神州。而在每一个时代,都挺立潮头,身居要冲,举足轻重,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崇高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福祉,清廉一生、奋斗一生,并被毛泽东主席当面赞誉“与日俱进者.惟张澜一人尔”。   
 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骄傲,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坐在电视机前,以虔诚之心收亲民廉洁山高水长——看《民主之澜》,有如穿越时光隧道。张老在历史关头的立场与作为,他的学识、智慧和人品,我都满怀敬意。    真诚是文艺的生命。电视剧《民主之澜》在当下“花里胡哨玩电视”的“时尚”中,能坚持以最朴实的手法.表现最真实的历史,其坦诚与真挚。让我很感动。剧中情节几乎都有史料根据,拒绝了戏说与杜撰,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真实的力量直抵胸臆。   


 演员的表演很亲切、很自然.因而很真实。我揣摩,他们是被张澜的个人魅力真正打动之后的用心力作。我要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电视剧《民主之澜》以张澜追求民主富强和民族独立、顽强奋斗一生为主线,以他传奇人生中一个个典型事件为珍珠,以风起云涌的时代狂澜为背景。 他以敏锐的目光,穿透历史,洞察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多方面的的精神财富——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他遍播善种、广布爱心,他对社会与教育的真知灼见,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忧虑,对军阀混战的深恶痛绝,对独裁统治的不共戴天……把中华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提升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   
 如果我们关注当下,就不难发现,剧中最深刻、最生动、最具现实意义的教育,是他的亲民与廉洁。   


    亲民源于爱民,爱民就是爱国:廉洁源于自律,自律催生崇高。   


 公则生明。他身为四川省省长,后来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无论是“父母官”还是“公仆”,他都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亲人。他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从来都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倾其力、尽其心,为民服务、为国效力。   


 廉则生威。他身居高位.老母妻儿仍以耕读为本。除老家破房薄土外,南充、成都、北京无一砖一瓦,老母以红薯充饥,连敌人都被感动、被震撼。“反张必遭天谴!”他敢于理直气壮宣称:“清廉二字,堪以自信”。   
 1949年,他已是共和国副主席了。周总理告诉他,按规定国家可以为他作一件新衣裳参加开国大典。他说,国家之钱即人民之钱,我怎么可以用来做长袍穿在自己身上呢?他以不变的“布衣长衫”登上天安门,为历史、为后人留下了这一“老土”的形象。六十年过去了,谁敢说这不是最光辉的形象呢?   


 共和国开国伊始,百废待兴。他拒不吃肉,和夫人刘慧征一起,在园子里开荒种菜。没人相信这对“种菜老夫妇”是共和国副主席和夫人。   


张澜逝世后,国家发给亲属一笔数额不小的抚恤金。但刘慧征一分钱没要,而是回到南充老家继续当她的农妇。有谁会想到这是国家副主席的夫人呢?   
 然而,苍天记住了他们,大地记住了他们,父老乡亲记住了他们,子子孙孙记住了他们! 
 




nbsp;榜样是高山,力量无穷;传统是长河,奔流不息……   
 亲民与廉洁,作为中国“士”的榜样,我们可以追溯很远。孔子、屈原、范仲淹、于谦、海瑞、于成龙…    亲民与廉洁,作为“为


官者”优秀传统,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后来者的身影。周总理、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王瑛……   
 亲民与廉洁,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自豪地被中国民主同盟代代传承。  &n

1页    共2

发表日期:     来源: www.zhanglan1872.cn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