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何新怡﹤1﹥师长,顺庆秦汉三、杜伯乾﹤2﹥两司令暨南充、西充、蓬安、营山、蓬溪、射洪各机关、法团钧鉴:
顷闻顺庆五师内变,烧毁民房千余家,全城劫掠三日未已,昔日繁华商场,今则一片瓦砾,北望果州,怆然涕下。窃念年来兵祸,起于军人,据地自雄,摧残民治,祸变相寻,乱靡有止。五师号称安静,一岁四征其粮,三年两逐其帅﹤3﹥,军阀末路,固如斯矣。新怡以本区之人,作本区之长,当日如何回防,此日如何离任,军民感情,今昔如何,清夜自思,应自惕悟。刻号召外兵,声言“讨叛”,争个人之位置,遗地方之糜烂,不可收拾,纵令得志,岂复己有。夫再实之木不繁,已馁之鬼不灵,覆辙犹在,遽不自知,曷若即早罢兵,自行归田,以谢人民,而图晚益。至于秦、杜两旅,既不满意现状,允宜别树新猷,革命军兴,正应北伐,何必局促西蜀,周旋小侯之庭,献纳于溃军之前,以自取削弱,而坐待分割哉。无益于事,徒苦吾民耳。今为保全地方计,应请两下罢兵,新怡解甲归田,秦、杜率军出境,一切是非功罪,静候国民裁判,政权交还政府,主权交还人民,以旧有防地,作为民治区域。逐帅以后,不再置帅,移防而后,不再设防。川中苦兵久矣,军民上下所疾首痛心者,实为防地之故。请自西、南、营、蓬、射七县﹤4﹥始,废除防区,试验民治,发展一线之生机,开扩治平之先路,用作缓冲,藉资观感,川民幸甚,川军幸甚。
张澜、伍非百、罗一农
谢培筠、王国源同叩元
【注释】
﹤1﹥何新怡,即何光烈,川军赖心辉系第五师师长。何光烈原是川军第一军熊克武的部下,与吴玉章相识。驻南充后,因其凶残,南充人称他为“活(何)阎王”。
﹤2﹥秦汉三、杜伯乾,都是何光烈部的两个旅长,两人在吴玉章的教育下,同情革命。
﹤3﹥指1923年7月、1926年12月何光烈两次被其部下驱逐的事件。
﹤4﹥指西充、南充、营山、蓬溪、射洪、南部、蓬安7县,均属何光烈的防区。
※ 原载《国民公报》1926年12月17日。收入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泸顺起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为了配合北伐战争,杨闇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同志于1926年12月初领导和组织了四川泸(州)顺(庆)起义。驻防顺庆的赖心辉系第五师旅长秦汉三、杜伯乾率部起义,师长何光烈兵败脱逃,致电张澜,报告顺事经过,张澜等发此电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