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别党员--杜重石
米云刚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红色袍哥 , 大义周刋 , 杜重石 ,

 杜重石(1913——)又名杜先器,是四川广安县人。父亲杜奉尧是当地知名士绅,拥有不少田产。杜重石与邓小平的弟弟邓铿是初中同学。18岁从广安中学高中毕业后,他到上海入左翼文人许辛之等人开办的新华艺术大学学习戏剧和绘画。1933年,因父亲杜奉尧与川军20军军长杨森是同乡和世交的关系,杜重石便到杨森手下的20军司令部任秘书,同时还任广安县立第一中学的校长。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由贵州入四川,在到达川北杨森的20军防区时,杜重石亲历了杨森为了保持自己的实力,暗中与红军联络的经过,那时他已是少将参议,杨森的秘书。   

1932年12月,由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率部队入川,于1933年2月成立了川陕边区苏维埃政权。蒋介石得知后大为光火,立即命令杨森和刘湘派兵对红军进行“围剿”。  
 那时,蒋介石在军队中大搞“清一色”派系,实现他中央军将领必须是黄埔军校出身、陆军大学毕业的浙江人“清一色”队伍。各地方部队被称为“杂牌军”。杨森的20军当时军力单薄,处境比较困难。因此他暗中与中共联络,避免与红军正面作战,以保证自己的实力不被削弱。为此,杨森曾密嘱手下亲信夏炯,派团长李麟昭去巴中得胜山与红军进行过一次谈判。  
 之后,川北红军提出了第二次协商。杨森的20军第五混合旅旅长夏炯和随员杜重石一起代表杨森,在旅部所在地岳池县公园与红四方面军代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员陈昌浩及黄超深夜密谈,最后达成协议:两军互不相犯,红军在攻打刘湘21军时,20军给予红军后勤方面的支援。为表示对这次谈判的诚意,20军承诺送给红军部分军需物品和医药物资等。当时还由杜重石亲自将两支德国造的20响快慢机手枪送给陈昌浩和黄超。为了瞒过蒋介石派到20军中的军统耳目,相约在运送物资那天,士兵们虚张声势,制造假象,大叫“红军又来了……”。在朝天放一阵乱枪之后,佯装发起冲锋,让运送物资的连队趁机把物资放在阵地,让红军取走。这是杜重石第一次与中共高层领导直接接触。  
 1937年日军继在北平挑起“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又于同年8月13日挑起了上海事变,迫使整个中华大地掀起了全面抗战的热潮。杨森的20军于1937年9月1日由贵州出发,一路跋涉,于10月12日抵近上海南翔前线。当时20军的任务是防御大场、蕴藻浜、陈家行一线,阻止日军南进,南翔车站为指挥部所在地。  杜重石时任杨森的20军驻上海办事处处长,主要任务是把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给前线部队的各种物资运往前线。在“七·七”芦沟桥事变的前夕,杜重石就先行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福屐理路(今建国西路)口,租下了一幢花园洋房作办事处日常办公之用,同时筹办刊物《前哨》。当时罗青是楼下的房客,后杜重石知道他是与沈钧儒等七君子同时出狱的江苏救国会筹办人。当时《前哨》的出版,曾邀请沈钧儒、章乃器等救国会七君子以及罗青撰稿。从与罗青的接触中,杜又明白了抗日统一战线的许多道理,把罗视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也知道他在1926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杜当时也为郭沫若主编的《救亡日报》撰写了宣传抗日的小品《难民吟》、《训子》等街头剧,以示《前哨》主办人的抗日立场。20军在扼守南翔桥亭宅石桥的战斗中坚守阵地,英勇苦战,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  
 当时上海各界支前后援会派郭沫若和各界爱国人士胡兰畦、田汉、许幸之、胡苹等,由杜重石陪同坐火车于10月17日夜前往南翔慰劳20军杨森部队,中途因铁轨被日机炸毁不得不折返。杜重石在乘坐运送物资的卡车赴南翔时,何香凝秘书胡兰畦执意同往,欲亲手将何香凝的慰问信交给杨森。后来,杜重石遵嘱代杨森复函向何香凝致谢。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共同抗日号召下,迫于形势,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20军完成了坚守上海防区的任务,奉调去安庆整编。杜重石在结束了上海办事处事宜后,亦随军去了安庆。在上海时,夏炯亦与罗青有过接触,罗青与他讲了抗日形势,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道理,深得夏炯欣赏,欲邀其协助20军作部队政治思想工作。1938年元旦罗青与杜重石、夏炯一同从上海到安庆,罗青建议20军可派人到延安去亲眼看看共产党对全民抗战的真实状况,杨森同意了这一意见。夏炯主张通过罗青的关系派杜去延安,因杜在1933年秋曾与红四方面军有过接触,故杨森让杜代表自己前往延安考察。  
 1939年初夏,杜重石从安庆出发,由罗青陪同辗转香港、广州到了汉口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办事处主任吴玉章和李克农,第二天与李克农同车去延安,同车的还有二位印尼归国华侨女青年和四川青年李俊明。在延安,杜耳闻目睹一派团结抗日的景象,社会秩序有条不紊,延安军民生活虽然清苦,但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共产党员更是以身作则,为民先锋。共产党的干部与老百姓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相比国统区完全是天壤之别。杜重石感悟到延安是中国的前途所在,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起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初步信念。  

到延安后一星期,曾在1934年见过面的陈昌浩来看望杜,相互回顾了当年的旧事。  

在延安,杜重石由边区政府交际科长金城带领见了毛泽东主席。主席说,延安欢迎国民党人来了解解放区人民生活和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真实情况。在毛主席那里,杜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主席的智慧和胆识更加坚定了他“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杜重石向毛主席提出入抗大学习的要求,得到了主席的首肯。于是化名“杜平”入由方正平任大队长的抗大三大队七中队学习。当时抗大的常务副校长是罗瑞卿,杜以自己与他是四川同乡为由,有时主动与他搭话,在罗那里了解了不少抗日统一战线的道理。在抗大学习期间,杜被选为抗大同学会副主席,负责为抗大对内对外募集资金,曾动员同车到延安的二位印尼华侨女青年捐出首饰——一只约2克拉的钻戒和一


1页    共2

发表日期: 2008年4月    来源: 四川袍哥史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