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重庆谈判时毛主席同张澜先生的交往
吕光光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毛泽东 , 重庆谈判 ,

火伞高张,人心炽热。1945年8月28日,是重庆人民最值得纪念的曰子。就在这一天,有如天外飞临的福星: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从延安光降山城。这个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意想不到的重大事件,立刻震动了全国人民的肺腑,集中了全世界人民的注意。
抗曰战争时期,假抗日、真反共的蒋介石,不惜断送祖国的半壁河山,龟缩于西南,积蓄反共的实力,随时准备抢夺胜利果实。曰本侵略者宣告投降之际,由他抛弃的国土,多被八路军、新四军解放;由他丧失的大中城市,都处于八路军、新四军的包围之中。面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胜利果实,他虽蓄意以武力抢夺,一时也难抢到手。他的“文官长”吴鼎昌,于是献出了电邀毛主席赴渝“共商国是”的诡计。三通电报,煞有介事,全国人民都为这路人皆知的阴谋,祝愿身系天下安危的毛主席能够“远祸”。
8月28中午,客居于上清寺特园“民主之家”的张澜先生,正同主人鲜英先生进着午餐。这时,闯来一位常客一一中共南方局负责统战工作的徐冰同志。徐冰顾不得两位老人推食的礼迂,忙不迭报告着一个惊人的消息:“毛主席已经从延安飞来重庆了,特地赶来奉告。”张澜、鲜英不胜惊愕,肃穆相对。徐冰歉仄地说:“没有早些告诉表老(张澜字表方,这是对他的尊称),是想到国民党方面,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张澜捋着银髯,兴由衷发。一阵薰风,活跃了静谧的特园。不待主人相送,徐冰握别两老,显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张澜、鲜英正准备驱车往迎,黄炎培、冷遹两老联翩而至,立刻相率登车,向九龙坡机场进发。利用乘车的余裕,四位老人这才安定下来,交换初步的意见:国民党统治下的这“虎狼之地”,毛主席最好不要来。既然来了,首先证明共产党、毛主席为祖国前途、人民命运,昭大信于天下。姑不论国共两党是否谈得拢,对于出尔反尔的蒋介石,不能不提防他使出叵测的手段。正是因此,他们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负着道义的责任。下午3时30分,一架绿色军用座机,降落在九龙坡机场。毛主席偕同周恩来副主席、王若飞同志相继下机。在我方,显系临时通知不及;在对方,可能为了限制共产党的影响:机场里,没有盛大的群众欢迎场面,毛主席依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当乔冠华同志介绍大家给毛主席见面时,毛主席一一握手,答礼道:“很感谢!”毛主席在人丛中发现了银髯飘拂的张澜,不待乔冠华介绍,迈过去同他握手,一见如故地说:“你是张表老?你好!”张澜连忙说:“润之(毛主席字)先生好!你奔走国事,欢迎你光临重庆!“毛主席拉住张澜的手,久久不放,说“大热天气,你还亲自到机场来,真是不敢当,不敢当!”毛主席推重张澜从辛亥革命前夕,领导四川保路运动,一直奋斗至今;张澜早在“五四”时期的北京,就欣闻少年中国学会的王光祈有关毛泽东的介绍。毛主席、张澜不约而同,声称“神交已久”。寒暄开来,这就使作为蒋介石的代表前来欢迎毛主席的周至柔,以及国民党的个别要人,显得冷落一旁。周副主席为改进这个场面,从毛主席身边绕过来同张澜握手,互道阔别,并安排张澜、张治中、邵力子、郭沫若同毛主席合影留念。王若飞也对张澜执礼甚恭,握手言欢。毛主席随即发表简短的谈话,强调:“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之新中国。希望中国的一切政党及爱国人士团结起来,为实现上述任务而共同奋斗。”一阵热烈的掌声,既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谈话的拥护,又显示了欢迎的隆重。张澜他们返城时,市区内《新华日报》、《大公报》报道毛主席莅渝的“号外”,轰动了山城。《新华曰报》的“号外”,还刊有毛主席的半身木刻像,使广大市民一睹毛主席的形象而称庆。
当晚,毛主席同周副主席当留宿于蒋介石的官邸林园。8月29日上、下午,毛主席、周副主席都忙于同蒋介石会谈。晚上,在张治中的公馆桂园,又同国民党的谈判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作了长时间的会谈。桂园也成为毛主席在渝前期的下榻处。由于张治中曾经是蒋介石统治集团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张澜与张治中前此素无交往,当时自不便登临桂园。油然勃兴的“云霓之望”,使寄居于特园的张澜祠下榻于桂园的毛主席,徒有“咫尺天涯”之感。
毛主席为慰张澜的渴望,在8月30曰上午,利用他在桂园会见前不久赴延安同中共磋商政事的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代表的间隙,嘱咐周副主席亲赴特园,告知张澜:当天下午,他要亲临特园来拜访。张澜喜出望外,不禁恳辞道:“润之先生操心国事,极尽辛劳,应该在他方便的时候,我们去拜望他才是,不应劳他过访。”周副主席坚持地说:“主席的意思是要亲自来,就用不着客气了。”张澜同鲜英,当即表示无任欢迎。鲜英还说:“最好请毛主席和你们,都到舍下来休息休息。”细心的周副主席,鉴于毗邻特园就是特务头子戴笠的巢穴,为策安全,他请张澜、鲜英不要在大门外等侯。晤谈的地点,也不在大客厅里,由他选在比较静僻的张澜的卧室内。送走周副主席后,张澜为毛席的安全计,要鲜英告诫全家:暂不要将这个喜讯外传。整个鲜宅洋溢着兴奋、喜悦而又忙碌的气氛:“花径不曾缘客扫”,此番庭除,好留下历史巨人的脚迹。

下午,周副主席陪着毛主席造访宋庆龄女士、孙科和美国大使赫尔利后,三时光景,惠临特园。门铃一响,张澜同鲜英跨向大门,恭迎着毛主席、周副主席步入花园,穿过葡萄架。几位警卫员也彬彬有礼地跟了进来。迎候在花园台阶上的鲜宅成员,平素能歌善舞的年轻人,这时却绾住奔放的感情,屏声静气,怯生生地瞻仰着毛主席伟岸的身材,英俊有丰釆,竟忘记了对人民领袖表达欢迎的礼节。由于周副主席也是特园的常客,年轻人们亲昵地齐声叫道“周伯伯”,周副主度微笑着向他(她)们点点头。慈祥、和蔼的毛主席向年轻人们挥手招呼,这才改变了他(她)们拘谨的窘态。


1页    共2

发表日期: 1980年代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