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泽绵延 风范永存—缅怀张澜先生对家乡盟组织及盟员的政治嘱托
民盟南充市委 朱家媛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张乔啬 , 家乡盟组织 , 政治嘱托 , 历史轨迹 , 传薪续火 ,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长期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张澜先生诞辰137周年,逝世52周年。
张澜先生生前身边秘书吕光光在《张澜文集》出版前曾经担忧“由于时间的演进,亲承张澜先生教泽的人已为数不多了;即使曾经亲承教泽,亦由于代远年湮,不复准确记忆张澜先生的历史轨迹,寻绎先生的人生价值。”①
然而,前不久,市委会机关的同志向我报告在整理文史资料时发现了1950年6月20日年届78岁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先生嘱咐其长子张乔啬写给原川北区行政公署(注:建国初设立的省级行政单位)委员、文教厅厅长、民盟川北支部兼南充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主委贾子群的信,为张澜思想研究又添新的史料。信中写道:“家严今天嘱我给老兄写信,讲一件要紧的事,就是八月间北京革大(注:即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政治研究班又要招生,希望川北区能有十来个大学程度的青年前来参加。通过民盟组织保送前去,年龄最好在30岁以下,思想行为要靠得住,特别是要有才干,最好能与川北区统战部取得联系。毕业后才好回去服务……如有特出人才出不起路费的,可先行筹借,将来如成绩真正不错,设法补助……选拔有希望的青年,普及川北全区,不限于南充一隅,不顾人情面子。”
读罢这封至今保存完好、鲜为人知的重要信函,联想到2007年10月3日在由我们民盟南充市委与南充高级中学联合举办的张澜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四川省社科院退休干部(原南充建华中学学生)尹可同志当众讲述恩师张澜先生对他的恩典,并捐献出1952年3月19日拜谒张澜先生时给他“责在人先,利居人后”的勉励题词,后来民盟中央刊物《群言》又刊登了他《终生不忘的教诲》的回忆与怀念文章,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而今,《张澜文集》之外又发现的这两件史料,虽然只是张澜先生波澜壮阔一生中极其平凡的两件“小事”,但是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瞬间凝固着永恒,仍然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高山仰止,感触颇深。先生从川北大地走向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大舞台,虽远离故土,历尽艰辛,但其切切的乡情不渝。“如有特出人才出不起路费的可先行筹借,将来如成绩真正不错,家严答应设法补助。”多么真挚感人。
捧读《张澜文集》,获知解放后身居高位的张澜先生除教导自己的子女“要晓得今天的政治,不是形式上的改朝换代,而是实质上变了质”②“我们今天的国家人民,要由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为人做事,必当随时随处加强学习。学是觉所未知,习是为之不已,所学即所习,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学要虚心才能多受教益,习要小心,才能少犯错误”③之外,还时常牵挂家乡的盟组织和盟员在社会大转折面前的方向与前途。他认为“须知人民世纪,做人第一要务,便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学习。中共能够打倒反动派,唯一武器就在此。今后每一个人民,真能自力更生,真能把祖国建设好,亦在此。老解放区的学习气氛,几已弥漫任何机关,任何角落,无职业者要学习,有职业者更要学习,青年要学习,老年亦要学习……这是青年唯一的出路,也是整个国家唯一的生机。”④因而,竭力推荐有志青年盟员进入党所创办的革命大学中去学习,改造思想,转变作风,以此成为对革命与建设有用的人才。此外,他还于1952年1月3日、4月15日两次写信给民盟川北支部兼南充市分部负责人张默生、贾子群,并用自己的薪俸购置邮寄《毛泽东选集》50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30册,分赠南充各级学校及有关方面,嘱咐商同当地统战部,尽速组成“毛泽东思想学习委员会”,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切实展开当地思想改造运动。”⑤当年川北区被民盟组织推荐保送到北京学习的那批学员,回到川北各县市后,充分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成为他光辉思想的受益人
六十多年来,南充民盟正是秉承了张澜先生的政治嘱托,筑牢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政治基础,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才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执政党的广泛认同,广大盟员才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贡献。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充分借重和利用民盟在与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政治和思想资源,对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改革开放中成长、世纪之交入盟走上领导岗位的盟员领导干部进行在身处多样、多元、多变时代的传统教育,保持民盟的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和特色不变。温故而知新。如果不到历史深处去作一番游历,我们将难以寻觅到前辈所走过的每一步脚印背后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就不能真正明白“我们的前辈将什么交给了我们?我们能接过什么?为了盟的发展,我们该传承什么?为了我们事业的发展又需要我们这一代盟员发扬什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澜先生亲孙女张梅颖曾经感慨:“民盟前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永恒的财富,正如一座富矿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和研究。前辈在我们面前,永远都是巍峨的丰碑,高山仰止。对照前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有时面对的困难和前辈相比算不得什么,我们有时取得的成绩和前辈相比也算不得什么,我们有时受到的委屈和前辈相比更算不得什么,而我们得到的,有时却可能比前辈还要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心浮气躁,有什么理由不兢兢业业工作,有什么理由不踏踏实实做人,有什么理由不为盟的事业尽心尽力呢!”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前辈的教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滋养。作为张澜先生家乡地方盟组织的负责人,我和广大盟员感到一种特有的福分。今天,民盟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一定会铭记前辈的叮咛,全力以赴,传薪续火,把薪接好,把火续旺。



①吕光光《兰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69页
  ②《张澜文集》374页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③《张澜文集》471页
④《张澜文集》426页
⑤《张澜文集》443、447页
⑥张梅颖:《薪火相传,不负重托——民盟吉林省委骨干盟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09--7-12    来源: www.zhanglan1872.cn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