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家乐》诗看张澜早期思想
刘雅清 许绮嫦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田家乐 ,

    张澜先生在教育界前后四十余年,与他很接近的人多言他善诗,然而诗存者不多,仅一百余首。《田家乐》诗是他遗诗中最早的一首,关系到他一生的起始思想的表白,也关系到对他一生的评价。全诗如下:
    有田不如归,谢彼绶带婴。
    择地远湾泽,小舍斲木成。
    诛茅莫损花,屋脊令树平。
    宵晨风日佳,眷属玉冰清。
    忘世此爰居,计画漫纠萦。
    眇巧妇工织,主伯劳并耕。
    寻常足布谷,适意而靡争。
    负戴胜绂佩,教子规逃名。
    搏黍岂徒饱,农毕方授经。
    潜夫不自异,卑居饶远情。
    邻里白头翁,提壶时共倾。
    醉倒挂南窗,唤起参已横。
    清流离垢浊,知希有余荣。
    谗无百舌忧,斗无批颊惊。
    得失信天缘,春锄安平生。
  此诗写于1911年9月,是因领导保路运动被赵尔丰诱捕后在狱中之作,而诗中看不出坐狱的情绪。其坐狱是因为爱国,在诗中也看不到爱国的词句。当时的反帝反清谓之革命,而诗中更看不出革命的信念。存在决定意识,诗是表现意识的艺术。那么,在这生死关头,张澜先生究竟想些什么,诗中应有所表现。因而,我认为研究《田家乐》有非常的价值。
    宋陈师道有诗:“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张澜先生把“苦”翻转为“乐”,既无慷慨豪歌之词,也无悲观失望之语;雍容闲雅,一如平昔;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真是他独特的风格。若不说明它是刀锯中之作,读者必认为是明窗静几上的构思,其超妙如此,令人惊奇。
    全文有三十句,逐句嵌一鸟名,借鸟性以辨识是非,并寓志于典故中,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色,也是中国古诗的特色。张澜先生以田为主题,以乐为辅题,用田园诗的形式表达了大同世界的理想,从田家之乐谱写了世界大同之乐章。这就是张澜先生的胸怀。现逐句分析如下:
    第一句、第二句:有田不如归,谢彼绶带婴。
    张澜先生以“田”命题,以“田”破题。无论从个人心理和时代心理都揭示了田家与官家的矛盾,仕与农的矛盾。借陶渊明的“吾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的掌故,写出这两句诗,并且起承转合,牵引了全首诗的诗意。   
    “不如归”是鸟名,即四川杜鹃,又名子规。有个典故:相传佐蜀王望帝治理政事的宰相(鳖灵),以天下为公,君臣之谊十分亲密。后望帝委国而去,宰相感恩望帝的相知而寻觅望帝,其时望帝已客死他乡,其魂化为杜鹃,声声叫着:“不如归去。”由于叫声急而哀,日夜不息,又称其为“杜鹃啼血”。张澜先生用此典故,暗示他自己向往“大同世界”并敦崇友谊。
    用一个“谢”字表示他谢绝做那种盛气凌人、不为人民作主的官。在封建时代的官吏,由于不同的官阶有不同的佩戴,那些饰官服、系官印的丝带都名“绶带”。至今仍把勋章称“绶章”。婴即缨,是用线、绳等做的装饰品。所以“绶带婴”是做官人的佩带物。
    “绶带”是鸡名,即吐绶鸡。它立于鸡群,由于羽毛颜色之美,貌似耀武扬威自鸣得意。而在美洲则是供人食用的火鸡。
    张澜先生把“绶带”比作官,是身着官服,炫耀自己,欺压老百姓的官,实则为帝王家的一条鹰犬,最终不过供其宰割。因此,他谢绝去做这样的官,宁可回家去种田。
    第三句、第四句:择地远湾泽,小舍斲木成。
    盖人有善恶之别,水有清浊之分。人们为了生存生活,不选择是不行的。古人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以择师择友择邻择事,是人之本性。人是爱善爱美的,田园诗派经常把山水花鸟描写得真善真美,以表其高洁之心。“湾泽”是污浊之地,所以选择地区时要远离污浊之地。
    “洿泽”又是鸟名,修大如鹅,鹈鹕之属。它的特点是专食污泽中之小虫,而且雌雄鹈鹕善良而情笃。张澜先生借物抒情,暗喻选择的同时还要有积极改造之意。他崇尚大同世界的真善美,就是秽物必清,人中败类亦必除之。
    张澜先生从艰苦朴素勤劳的构思出发,主张居住的“舍”即田舍或茅舍。因为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舍”只是作为栖居之地,防寒暑避风雨而已。当时随生产之发展和生活之改善已出现了雕梁画栋和结苇为®的差别。

1页    共5

发表日期: 1990年代    来源: 张澜纪念文集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