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田家乐》详解
刘雅清 张学宪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田家乐 , 大同世界 , 唯物主义 , 安居乐业 ,

一、二句:有田不如归,谢彼绶带婴


张澜先生的诗,以“田” 命题,以“田”破题,无论从个人心理和时代心理揭示了田家与官家的矛盾、仕与农的矛盾。借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典故,写出来这两诗。并且起承转合,牵引了全首诗的诗意。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唯心主义的学说,也有唯物主义。张澜先生能辩证看待问题,吸收了唯物主义的精华,剔除了唯心主义的糟粕。如陶渊明为彭泽令,不堪督邮的盛气凌人,挂印归田。曰:“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则陶渊明之“归田”是一种厌世思想,或者“避世”思想。而张澜先生用一个“谢”字表现出另一种积极的思想,他“谢绝”做那种朱绂紫绶的官,不做那种盛气凌人、不为人民作主的官。


“绶”的释义很多。《说文》把绶绂简称“绶”。白居易诗:“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通俗把绶印、绶带简称“绶”,封建官吏有不同的官阶,就有不同的佩戴。那些喂俜⑾倒儆〉乃看济扮反保两袢园蜒鲁莆扮氛隆薄�


婴作缨,缠绊或羁绊解。《三国志》魏武帝本纪有“太相被甲婴胄”之句。陆<>  赴洛道中诗有“有䋞婴我身”之句。总之“绶带婴”是做官的意义。这两句诗联系起来,张澜先生不做朱缨紫绶的官。从鸟典说:“不如归”是鸟名,即四声杜鹃(布谷鸟),又名子规。梅尧臣《宛陵集》有杜鹃诗:“不如归语,亦是自传。”范仲淹《上闻子规啼诗》:有“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由此而知“不如归”是杜鹃或子规。


“绶”是绶带鸡,即吐绶鸡。( 火鸡)。李时珍曰:“吐绶鸡有素囊,咽下有绶带,长宽数寸,向日摆之,有青白蓝紫红等色彩。”所以称为“绶带鸡”,日本人称为“七面鸟”。


从鸟和鸟典来说,更有深刻的含意。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向想念“大同世界”,编造一个杜鹃鸟的典故:相传在左蜀王望帝治理政事,天下为公,君臣之谊,十分亲密。会有水灾,望帝禅位于其宰相杜宇,自己归隐不见,水治,杜宇感望帝的相知而寻觅望帝,数年不得,客死他乡。时适二月,其魂化为鸟,叫声甚哀:“不如归去。”人们就称它为“四声杜鹃”。由于叫声急而哀,日晚不息,又称其为“杜鹃啼血”。张澜先生用此掌故,暗示他向往“大同世界”并敦崇友谊。


“绶带鸡”立于鸡群,由于羽毛颜色之美,似有耀武扬威自鸣得意之貌,而吐绶鸡即美洲的火鸡,供人食品而已。张澜以“绶带鸡”比官,今之为官者,立于老百姓之群,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竟身着官服,炫耀自己,欺压老百姓,亦不过帝王家的一条鹰犬,最终供其宰割。这种层层压迫之制度,是张澜先生所反对的。


吐绶鸡


三、四句:择地远洿泽(wū zé),小舍斲木()成。


张澜先生认为,事物是矛盾的,择者是人类生存生活中之大事,盖人有善恶,水有清浊,不择是不行的。古人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择师择友择邻择事,是人之本性。《论语述而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择”字就不是单纯的选择,而积极的改选。人是爱善爱美的,田园诗派,理想人境是天堂,所以把山水花鸟描写得真善真美,以表其高洁之心,相比鄙视那些肮脏的人,张澜先生则从艰苦朴素勤劳而构思。


“舍”作“田舍”或“茅舍”。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舍作为栖居之地,防寒暑避风雨而已。随生产之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出现了雕梁画栋和结草为®的差别。田园诗派云:“屋不要雕梁画栋,整理茅屋数间”。苏东坡亦言:“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生产没有发展之时,人民的居住问题应该从简。“斲木”即斫木,《孟子见梁惠主》:“匠人斲而小之”,就是稍加斧削的意义。白居易《序芦山草堂记》:“木斲而已,不加<>  、樯坛而已,不加白。”言其简单朴素,不事豪华。



1页    共5

发表日期: 2022/12/17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