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为民主、正义而奋斗终身的张表老——对张澜先生生平的片断回忆
潘大逵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回忆 , 生平 ,

表老,即张澜先生,先生字表方,耆年硕德,众望所归,晚岁人多以表老称之,这是一种亲切而又尊重的称呼,由此可见当世人们对张澜先生无不表示敬爱。




我与表老的历史渊源




1872年表老生于南充,1955年在北京病逝,屈指一算,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二年了,他的长者风范和光辉形象,至今记忆犹新。想到他那忠厚庄重的面貌,黑白相间的长须,魁梧奇伟的身躯,宏亮沉着的声音以及一顶小帽,一件长袍,特别是那诚挚感人的言词,亲切动人的神态,足令我深受教益,更使我终身难忘。



回顾过去,我与表老有近四十年的历史渊源。用旧社会的话来讲,我虽不是他的受业弟子,可他确实算得是我的恩师。这是什么原故?话就得要从头说起了。当1917年表老出任四川省长时,我正在上海南洋中学肆业,是他保荐我由上海迳赴北京清华学校参加复考的。记得由林语堂先生主考英文,认为我成绩良好,可以升级一年,有此寸进,幸未辜负表老的厚望。后经邵明叔先生为我作保证人,并亲自送我入校,于1924年毕业。从我入清华到留学美国,历时十三四年,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中,却不曾见过表老一面,直到1930年春归国回到成都,才得第一次拜见过表老。这时表老正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该校法学院长吴君毅至为感人。但由于上海法学院系先兄大道(字力山)创办,其院长褚辅成,教务长沈钧儒两先生又要我任教该院,执意甚坚,因此未克遵奉表老之命,深以为憾者久之。迨抗战初期,我自沪还川,先后于慈惠堂、培根火柴厂及黄瑾怀、邓汉祥家中与表老会晤,语多触涉时政。他对我前在上海救国会的一些活动,近在成都各大学的多次讲演及在四川省临时参议会中的鼓吹民主宪政、主张团结抗战一类言论,在在表示嘉许。1942年我去昆明执教,并将在那里开展民主进步活动,决定辞去光华大学系主任、教授和四川省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等职务,因而离开成都,对此他亦极表赞同。后来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不久,表老被推选为主席,从此更有了同志间的关系和工作方面的联系,见面机会增多,情分日益加深,彼此亲密无间,已是无话不谈了。在此之前,我常称他为先生,这时我嫌先生一词未免泛泛,遂改以表老称之。这样称呼,既含亲切之情,更寓敬爱之意,我觉得比较得体些。



如前所述,我进清华,是出自表老的保荐,而表老之所以保荐我,这就不能不说是与先兄大道有关。何以又免在成都初试而直接赴京参加复考,这是因为四川军阀内战不已,客观环境使然。为了说明这段历史情节,这里只好稍为多赘几句。首先介绍一下清华招生情况。当年这个学校招生,系按各省负担庚子赔款,多少而定升送的名额,并须先经各省初试及格,然后才择优选送,到北京复试,可是1917年间的四川,正连续发生内战,遍地烽烟,岁无宁日,因而成都初试无法举行。表老身为省长,深恐莘莘学子失去深造机会,乃决定改在京、泸就读的川籍子弟中加以选拨,免予初试,由省署直接保荐到京应考,我便是其中的一人,其次再谈谈表老与先兄大道的交谊。先兄原是同盟会员,隶国民党;而表老则初系民主党成员,其后民主党又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进步党。二人虽政党各殊,立场有异,但在民国初年同任国会议员,对时局的看法和某些政治主张,率多基本相似,尤其是在个人品德方面,相互敬重钦佩,私交弥笃。及表老出任四川省长,首即打破用人唯党的恶习,独排众议,邀请先兄作他人省署秘书长,旋任政务厅长并兼代省长。此等惊世骇俗不寻党的举措,在当时是人所不能为、人所不敢为的。即此一事,亦就足以看出表老的胸襟何等开阔、气魄何等伟大了。




生活尚朴素子女皆进步



表老一生崇尚俭朴、自奉甚薄,尽管民国时期作过省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其布衫便帽、粗茶淡饭的生活旧习自始至终,迄未稍见改易。夫人刘慧征,一贯安于农村生活,表老作省长时,她仍乡居操作家务如故,求诸当年,确实难得。今天我们仍在提倡勤俭建国,表老此种不事奢靡的生活作风,不正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吗!



表老的子女,我多半熟识,对他们的情况亦略有所知。长子乔啬(原名张),是与我同时进入清华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又一同留美,他习工科,我攻政治,因所学不同,工作各异,回国后见面机会较少,直到解放前夕,由于同隶民盟关系,才时有过从。乔啬为人公正无私,抒发意见敢于直言不讳,不仅貌似表老,,其言其行亦复酷肖乃父。次子慕良(即张崿),早年留学德国,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旅德支部书记。1936年秋,党中央派他回川协助表老工作,颇有建树,1938年春不幸病逝,人多为之惋惜。幼子晓岩(即张嵁),与我亦不无来信。1947年夏盟中央命我自沪还川筹建民盟西南总支部,表老嘱我过汉口时可与晓岩联系,因晓岩的协助,我才得以顺利回川。女茂延,思想一贯进步,在国民党反共高潮期中,她毅然力入中国共产党,精神志趣,可谓不凡,现在她虽离休,但仍不惜贡献余热,积极参加党、盟的工作在在有所表现。




正气磅礴不畏强暴




表老立身行事,无处不显示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他一生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常“横眉冷对千夫指”,令人凛然不敢犯。而在民主革命的大道上,他又经常以大局为重,团结民主,对不同意见尽量倾听,对同志疾苦十分关心,每临大难,总是敢肩重担,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他的大公无私,任劳任怨,在当年,无论是同志,是朋友,是一般群众,无不为之倾心向往。



写到这里,不禁使我回想起远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保路运动。当时清延宣称要将原是民办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人民群众起反对,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表老被推任副会长,为运动领导人之一。四川总督促赵尔丰想扼杀此一运动,因将表老及蒲殿俊、罗纶等人骗至总督衙门加以拘捕。赵令兵以大刀架表老之颈,以洋枪抵表老之胸;妄图迫使屈从。表老毫无惧色当面严词斥责赵尔丰,他说:“既然准


1页    共3

发表日期: 1988年    来源: 《群言》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