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罗隆基与张澜》(2)--评章怡和《泪祭罗隆基》
赵锡骅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解散民盟 , 民盟总部 , 民主报 , 罗隆基 , 中间路线 , 范朴斋 ,

 章怡和所谓罗隆基“挟持”张澜的第二个问题,她写道:“到底罗隆基把张澜拉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邪路呢?其实,所谓的邪路,就是中间道路。'
  这也不是历史事实。
  民盟从组织来说,它在国共两大党之间,处于中间、中立的地位。但它的政治态度和路线,是坚持抗日民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与对日冠的妥协投降,这与中共当时的路线和政策是一致的,因此,民盟与中共实际上是风雨同舟,并肩战斗,而不是所谓走中间路线。蒋介石国民党骂民盟是中共的尾巴,即是为此。民盟是联盟I生质的政党,认识难免有参差,有的上层成员有中间路线的幻想,或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的幻想,但都没有对民盟组织起到过主导作用,也不可能改变民盟的政治路线。民盟的主席张澜和宣传部长罗隆基,都没有走中间路线,也不会走中问路线。    。
    罗隆基先后留学美国、英国七年,受英国拉斯基教授的影响很深,早年响往英、美的民主政治,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民盟任宣传部长以后,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抗日、民主、团结、统一的奋斗中,和中共密切合作,表现是很好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为民盟代表参加第一组即政府组织组,和中共代表王若飞共商国事,密切配合,并肩战斗的事迹。可以说是民盟和中共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典范。我199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37万余字《民盟史话》一书中,对此作了详实的记述。叶笃义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他参加“四八”烈士追悼会的情景况,罗隆基在会上讲话时回顾他在政协会议上和中共代表王若飞并肩战斗的情境,具体真切,生动感人:
    “我到(民盟)中央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突然发生了王若飞、叶挺等人(4月8日)由重庆乘飞机返延安在黑茶山失事遇难的不幸事件。后来在4月19日,重庆举行(四八烈士)追悼会的时候,罗隆基在会上代表民主同盟致悼词,民盟的人差不多都去参加了追悼。罗隆基在致完悼词之后,用手指着王若飞的遗像,用严肃、坚决而沉痛的声音说:‘王若飞先生,你安心去罢!对争民主争和平,我是不会轻易让步,随便退却的!’罗隆基当时和王若飞共同参加政仂会议的政治组(政府组织组),二人合作得非常默契。对这样一个战友的突然不幸逝世,罗隆基的悼词既体现了民盟同中共之间的友谊,又表达了他内心的悲痛,在肃穆静寂的追悼会上,全体与会者都受到很大的感动,予以长时间鼓掌。我第一次体会到罗隆基的演说天才。”(20页)
    这便是民盟中央宣传部长罗隆重基诚心真情与中共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真切生动的记述。(他早年或往后若在思想情绪上偶然流露什么,也不是他历史步法的主体)。
    据成都《民众时报》1946年6月南京9日专电报导,国民党秘书长吴铁城对
记者说,罗隆基谴责美国对华政策,“似非出诸中立派人士之口”。“罗隆基氏在京以民盟发言人之立场,对吴铁城此种论调严加斥责。罗氏称:在现在这种民主与反民主的政治局势之下,决没有所谓真正‘中立’派人士存在。而民盟坚持民主反对内战,不可能保持中立。”这便是罗隆基以民盟发言人身份公开宣布并坚持的路线和政策立场,也是民盟和罗隆基不走中间路线的历史记录。
    美国特史马歇尔问罗隆基:“你们既是中间派,为什么又同共产党联盟呢?”罗隆基回答说:“民盟同共产党不是联盟,我们只是在某些问题上的合作。没有共产党参加的政府,是解决不了今天中国的问题的,民盟也不会参加的,这一点是民盟一贯坚持的一个大原则。”(罗隆基《从参加旧政协到参加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257页)
    1986年10月24日,民盟中央为原副主席罗隆基诞辰90周年举行纪念座谈会时,中央统战部长严明复在讲话中赞扬罗隆基是“英勇的民主战士”,他说:“罗隆基先生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总的说来,是爱国的,进步的,为我们民族和国家做了好事,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罗隆基宣称民盟不走中间路线,当然也是民盟主席张澜的态度和立场。罗隆
基一贯尊重张澜,重视他的意见。他在还都南京前对重庆《民主报》经理冯克熙
安排《民主报》仍留重庆时也说明“这是表老和我的考虑。”强调是张澜的意见。
    张澜“五四”运动时在北京任《晨报》常务董事,支持新文化运动,李大钊、瞿秋白作编辑,发表赞扬社会主义的文章。1926年次子张e(幕良)参加中共,赴德国留学任中共旅德支部书记,后去苏联任职共产国际。l936年经中共中央电召回国,在川北做党的地下工作并支持协助张澜的工作。1938年张e(幕良)不幸病逝,张澜仍旧支持掩护党在川北地区的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共南充中心县委书记的同志都说,如果没有张澜的掩护,是不可能在南充顺利开展党的工作的。吴玉章曾在南充和张澜合作搞地方自治工作。重庆政协会议前后,二位在重庆也保持联系,密切合作。张澜和中共长期的密切关系,保证和证明他不会走中间路线。他主持民盟工作8年至解放期间,没有执行过一项中间路线的政策。他在1949年12月民盟四中全会开幕词中删去的一段原稿曾经写道:“民盟反帝反蒋,及与中共一致行动的原则性认识,是始终没有任何人变动过的。所以本盟在过去,有时虽是显示过第三者的面貌,但那是根据于时代条件而产生的策略运用,事实上并没有第三条路线。”史实也确是如此。
    张澜德高望重,简朴诚直,见解独道,个性掘强,相信真理,不听虚言,一心为民,生死度外
    民盟成都籍的中央委员范朴斋和张澜相处较久,对他的“品格节操,,很有了解。范朴斋1 947年在上海《人物杂志》第一期发表的《我所认识的张澜先生》一文中写道:“我所认识


1页    共3

发表日期:     来源: www.zhanglan1872.cn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