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先生也将是政治协商会议中的代表之一,他与傅斯年先生早被各方公认为社会贤达中的领袖人物,但他们都不肯轻易发表意见,彼此都说要谈谈再说。究竟王先生比较坦率,他看到记者雨天中赶到商务印书馆,也就诚恳见示他的一番为国忠诚。
他自称乐观派,的确他的老当益壮,得自乐观,他认为政治协商会议召集得太晚了,假若早在半年前举行,政治上先取得协议,那么今日的于戈早化为玉帛,绝不会发生什么受降问题。现在虽然召集嫌晚,但总比不召集好些。
由于他一贯的乐观性,他对于政治协商会议是怀着些希望的。他认为对手双方既然谈不拢,那么由多方面参加总是好的,中国人“爱面子’”,第三者就利用这“爱面子’”的心理,把它弄假成真,以制止战争,当然彼此的互信必须建立。关于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是要同时并进的,就好像修成渝路,为什么不能从成都、重庆两头修起,以速效果。当然政府该做的种种民主措施而未做,已经失掉了太多的机会。共产党挟着武器来谈判,终嫌超过民主政治。
他认为军队国家化了,受降问题就可以解决,任何军队都该受降啊。他深爱英国的政治,那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常超过百分之一百二十。他们当君主政治转化为贵族政治又达到平民政治的过程中,都是说三分而做了五分,说五分而做了七分。中国则否,满篇条文,而实际上却落了空,例如<五五宪法<条文太繁密了,其实只要简简单单几条,能切实做到就够。英国的陆海相,也都是文官当的,下面有军事专家就够。他笑着说着,假若中国有二天实行这种制度,他倒愿意当个陆军部长试试。
王先生也十分注意马歇尔特使来华的意义。他说:这是美国特别注意远东问题的表示。马歇尔之来,可以保证不仅为中国问题,日本、朝鲜、东北,都将有个总解决。这也可以说世界尚需以武力保障和平,要求和平的心愿是彼此相同的,所以他认为三次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商务印书馆日出一书的计划,仍继续执行。上海馆已恢复印书。除印教材书外,重庆版的书将全部再版。上海版的教科书,下季也仅敷供应到汉口为止,所以重庆馆照常印教科书,已准备好白报纸。福建连城馆亦已开始印书,因该地产纸。香港损失最大,一时不易恢复。东北原有分馆,惟久隔音汛,正拟派人与中央接收人员同往一査。
关于国事的意见,王先生再三嘱咐保留,故仅发表一部分原则上的问题。(熙)
注:本文来自重庆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16年出版的《政治协商会议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