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就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发表了《中共中央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重要问题”,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政府迫于舆论压力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人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国共两党经过反复商议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上午10时,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开幕。参加者有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9人,共38人。张澜作为民盟代表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由沈钧儒代读)。会议期间,以张澜为首的民盟代表团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为争取和平民主,互相配合,共同斗争。双方达成谅解: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前,事先彼此协商,采取一致步骤。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改组政府的协议等五项协议。于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闭幕。

图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民盟代表在闭幕式上。前排右起:、沈钧儒、张东荪、罗隆基、张澜。

图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民盟代表张澜、沈钧儒等人步入会场。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张澜(前排右一)步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