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川剧《布衣张澜》有感
刘志翔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布衣张澜 , 民中川剧团 ,


 
一身正气笼布衣,
保路倒袁是先驱。
赤心中华真君子,
可伴高腔把躬鞠。

 
       ※今晚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成都龙泉驿区民中川剧团演出川剧《布衣张澜》。
       中国传统戏曲川剧,流行川东中部、渝黔滇地区,在唐代称为“川戏”。后晚唐“杂剧”南宋“川杂剧”都是川剧前身。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曲牌丰富多样,唱腔美妙动人。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6年5月,川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澜(1872—1955),四川南充人,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国家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
       张澜的一生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紧密相联,为追求民主光明与邪恶势力不屈抗争,经历波澜壮阔。他早年留学日本,清末四川保路运动中作为民意代表,面对有屠夫之称的总督赵尔丰的枪口,大义凛然,为民请命,领导保路运动取得胜利,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1915年,他联系川军响应蔡锷起义,充当倒袁先锋军,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他一生是非分明,关注民生,严守清廉,勤勉奉公,家徒四壁,三餐素食,实乃中国人之楷模。他是民盟创始人,建国后当选民盟主席和国家副主席,在开国大典之时仍以一袭布衣长衫、平民本色站立天安门城楼上,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洁风范,表里如一、方正做人的伟人形象永留人间。
       大型现代川剧《布衣张澜》以散文形式把《布衣犟项》《布衣清泉》《布衣赤心》《布衣情深》4个戏场,描写了民主斗士张澜一生中最能代表其高尚品格、性格特征的4个人生片段。片段之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连续的激荡情节,但勾画出他从清末保路风云、民国清廉为官到共和国开国大典数十年的奋斗历程,以民生为重点,以布衣为象征贯穿始终,突出了他刚直不阿、为民主民生而奋斗终身的事迹,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浩然正气、高风亮节,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布衣形象。
       演出开始后,优美的音乐,动人的唱腔和帮唱,别致的川味道白伴随着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故事逐步推向深入。
       《布》剧的舞台基本没有什么布置,仅有背幕上张澜之像和题字,整出戏全靠演员们认真地表演。他们的表演和歌唱犹如一幅幅动态展开的大写意水墨画,风格淡雅,娓娓道来。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被演绎得张弛有度,生动鲜活。虽然也有枪口刀尖的紧张对峙,但主人公总是以沉着稳健、诚恳朴实、善待民众的态度化险为夷、化敌为友,充分表现出张澜体谅民生艰辛、关怀贫民、服务民众的高尚情怀。
       该剧语言修辞方面的准确当行,生动流畅。全剧结束时,张澜一段唱腔道出了古往今来民众的心声:
       “愿天下,事有干,耕有田,食有饭,盖有棉,行有便,穿有衫,居有房,学有钱,病有看,老有安。官勤勉,官恭谦,官无欺,官戒贪,官护民,民信官。和谐社会民为先。”
       张澜终生追求的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表达了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和愿望,同样也是今天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所期望的民众共识。
        这出戏虽以简见情,以素推情,以朴显情,来显张澜布衣之主题,但看完,总有意犹未尽感觉,不知若将举义倒袁,拒参伪国大,与朱德师生情,与毛泽东周恩来交往情等情节纳入剧中,将会有什么效果?

点击这里观看川剧《布衣张澜》视频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17-7-7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