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纪念馆 Logo
  •  
(多字空格隔开)
>
致蒲跃文
【字体 小    中    大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关键词:家庭教育 , 清廉 ,


跃文〔1〕世侄足下:
    书来,以嘱荐爱莫能助,未即答。兹仔细寻绎书中旨趋,觉有与时代精神未能配合者数点。吾爱青年,吾爱后一代,矧在世交,不能不坦怀相告。记得左宗棠有这样两句话,“纨袴气不可有,孩子气不可无。”这就是说做人要留得青春常驻,要保持蓬蓬勃勃气象。尤其当此社会大转变的时候,理应兴高采烈,而来书则意态萧索,满纸牢骚,是何为者?此其一。新社会的最要条件,即在集团生活与合作精神,来书一开口即说:“生性鲁直,不善接物”。这完全是旧的名士习气,只讲孤高自赏,不讲分工合作。脱离群众,脱离现实,处今之世,殊不相宜。此其二。解放军所到之地,第一即为青年学子及学有专长者筹出路。如拟用其所学,应即就近打听,或报名登记,或参加短期训练,均系最好方法。小女茂延、淑延自参加此间革命大学后,布衣短服,吃苦耐劳,已完全成为新人。舍此不图,瞩望于人情上之推荐,即是失算。此其三。新政府之作风,最注意者是组织,是学习,决不容许突如其来的请托与说项。故我在此,决不轻易荐人,即荐亦不生效。即生效如果他本人的实际生活和人家配合不上,亦不旋踵即遭摒弃,此等事例不谓胜举。须知好的道路,系自家走出来的,此其四。一生自问并无特长,惟对人说话,从不稍涉诳骗。今之所言,当邀谅解。就中关于新社会新政治之趋势,尤望向熟人中多多传达,使认识不够者,勿复绕歪曲圈子,共同打起精神,推动历史前进,实为至幸。即祝
进步!




                     张  澜
                    二月十二日




注  释:
    〔1〕蒲跃文  蒲殿俊之子。

相关文章

  • 怀念我的母亲——张澜夫人
  • 斯人已逝 浩气长存
  • 张澜:清廉仁爱总关情
  • 张澜的清廉
  • 致张茂延
  • 致邵慈云
  • 纤尘不染的张澜先生
  • 解放后的张澜
  • 七十六岁自勉集语
  • 回忆父亲张澜在北京生活的片段

第1页    共1页

发表日期: 1950年2月12日    来源: 据手稿。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推荐文章


  • 答梁乔山先生书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 张澜在慈惠堂的片段回忆
  • 张澜与成都《大义》周刊
  • 张澜与中国共产党
  • 1946—1947年的民盟与张澜
  • 张澜一家在抗美援朝时期
  • 父亲、母亲生平部分事迹的回忆
  • 亲切的会见 巨大的鼓舞——毛主席与...
  • 表老张澜的政风

张澜纪念馆官方微信号
  • 注册          登录
  • 注销     投稿
  • 张澜纪念馆版权所有
  • 详细地址:四川南充市顺庆区表方街 1号
  • 邮编:637000
  • 电话:(0817)2795191
  • QQ邮箱:326437503@qq.com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