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在西充纪念会上讲话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四川大学 , 教育 , 张澜诞辰140周年 ,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在物华天宝、人文炳蔚的嘉陵江畔,在素有“忠义之邦”美誉的川北名城,我们济济一堂,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四川大学老校长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深切缅怀他高风亮节、爱国爱民的大家风范,共同弘扬他坚持真理、公而无私的崇高精神。在此,我谨代表四川大学全体师生员工,衷心地表达对张澜老校长的无比怀念和敬仰之情,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张澜老校长的家乡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张澜先生的一生是为国家人民奋斗不息的一生,是紧跟时代发展与日俱进的一生,是始终清正廉洁行为世范的一生。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联,也与百年名校四川大学的发展紧密相联。
   1902年,张澜先生来到了四川大学的前身,当时四川地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镇——成都尊经书院学习。同年,四川中西学堂、尊经书院和锦江书院合并组建四川通省大学堂,后更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他离开学校,东渡扶桑,踏上了求学兴学、富民强国的人生道路。因此,四川大学是他追求新知识的开始,更是他寻求新道路的起点。
   1907年,当时顺庆中学堂的学生,后来的开国元勋朱德同志正是在张澜先生的鼓励下,来到他曾经就读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学习,在这里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四川大学同样成为朱德元帅走向“革命之路的起点”。
作为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张澜先生与蒲殿俊、罗伦、颜楷和吴玉章等四川大学(包括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和当时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四川五大专门学堂)的校友们,同声呐喊,顽强抗争,写下了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
   在南充办学期间,张澜先生多次邀请四川大学校友、共产党员袁诗荛和张秀熟等来校执教,也曾邀请1922年至1924年担任四川大学(当时的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吴玉章来校开办讲座。
   作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实业教育,张澜先生都倾全力于其中,提高人民素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国家建设。1926年,张澜先生担任了四川大学(当时的国立成都大学)校长。他“师法蔡元培办北大之方针”,广延名家大师,科学民主办校,改革教育教学,使四川大学成为“西南最高文化之根芽”和“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为广大师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1926年就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到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而离职,张澜先生在四川大学差不多五年的教育实践,是他一生兴办教育事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经历。
   归纳起来,张澜先生在四川大学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开放办学的治校风格。他始终坚持“打开夔门,广纳英才,欢迎中外学者来川讲学”,用人唯才,不拘一格引进师资。根据1930年《全国高等学校统计》,四川大学的教师数量在当时教育部立案的21所国立大学中名列第七。二是民主办学的科学态度。他始终坚持“不因袭,不保守,要求新,要前进的精神”,改革时弊,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他积极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建立了校务会议、事务会议、教务会议、教授会议和委员会制度,实行民主办学办校。三是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他始终坚持培养“国家栋梁”和“社会骨干”,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用结合中全面发展。在毕业典礼上,他谆谆告诫大家,不要忘记“中国学生的出路”,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是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他始终坚持“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众有”,崇尚学术,提倡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他不断鼓励学生进取向上,奋发有为,要“研究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化,革命的方向,以造成一种科学的思想系统而确定新的人生观。”
   当年,张澜老校长曾经寄语学校师生:“兴起四川教育,发皇西南文化,此关百年大计”。今天,有着116年发展历史的四川大学铸就了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可以告慰张澜老校长的是——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已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让我们学习和继承张澜先生等为代表的前贤师长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范,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12-4-1    来源: 杨泉明教授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