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抚委员会”的一些情况——访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邓少琴同志,介绍当时情况记录
邓少琴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安抚委员会 ,

我今年已85岁了,过去我在安抚委员会救济组工作过,组长是卢作孚。我担任救济组下面一个队长,耳闻目睹,知道一些情况。我由于年纪大,眼看不见不能写,将当时所知情况介绍如下:

 

记得是1933年左右,由于张国焘在川北推行左的路线,加之严重天灾,使通、南、巴一代难民,大量内流。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安抚委员会对难民进行救济、收容等工作,无疑对当时人民群众做了好事,这是我亲眼看见的。

 

尽管刘湘本人有他的动机,但当时又需要有一个安抚委员会进行救济工作。刘湘是想利用张澜先生的威仪,借“安抚委员会”把大量难民挡住,不让难民流入川东——刘湘的防区。红军所在是军阀田颂尧的防区,同时刘湘本人又另外成立了一个“后援会”设在川东。受到刘湘直接控制,经费充裕,有钱有粮。而“安抚委员会”则有名无实,既无经费,又无粮物,非常困难。张澜先生是一位有强烈正义感和有威望的人士,人所共知。当时他之所以要参加安抚委员会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救济乡亲难民,对人民有利。记得当时布置我们的口号是:“一夫不得其所,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因此“安抚委员会”当时实际上做了好事。张澜先生与军阀刘湘动机、作法、效果均各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救济组下面设六个小组,即合川、南充、鄰水、遂宁、苍溪……等地。每组工作人员10人(有一名伙夫),每人每月连饮食八元包干,我们的经费来源只好是一靠演出收入。当时还有一名演员黄坤参加演出,二是每到一处募钱、募粮、还募寒衣。首先对难民进行登记。其中除有亲可投所外,对无住处的介绍到当地收容所,对不能开伙的,就吃个大锅饭,每天每人八两米。对难民中有吸烟毒的,我们还帮助难民戒烟。由于当时我们救济组经费比较困难紧一些,不为川东“后援会”有钱有粮、生活过得充裕,难民当时对刘湘的“后援会”是很有意见的。杨达章、邵明叔、当时在安抚委员会,还有个何北衡也担任过组长,他担任的什么组记不清了。但我没有听见奚致和先生在“安抚委员会”工作过,当时没有他。

 

救济组没有经费完全是事实,主要是靠募捐和演出,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很苦,天还未亮还要出去背红苕,由于没有经费,怎能持久?不到半年,就自动垮台结束了。

 

                                                     1980年9月7日


1页    共1

发表日期: 1980年9月7日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