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听”展丨教育工作者——张澜
陈琪文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教育事业 , 教育文化 ,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来自张澜纪念馆的讲解员陈琪文,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张澜先生普及教育,传播新思想的故事。


张澜先生从小随父读书,22岁那年考中清末秀才,1903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的张澜,致力于以教兴国,他怀着“陶铸人才,以为国用”的抱负创办了诸多学校。如国立成都大学(今川大)、南充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南充县立中学(现南充白塔中学、南充五中),南充县立乙种实业学校、南充职业学校;1935年与地方奚致和、王殿章筹办了南充成达中学;1938年创办了建华中学等。(1950年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胡耀邦组织嘉陵高中和建华中学十二个高中班合并为川北公立高级中学,1952年省政府正式命名为四川南充高级中学。)


1903年张澜以尊经书院优等生身份被官派至日本留学(后排右一为张澜)。

张澜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新思想的传播。1921年4月,张澜出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他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效仿蔡元培办理北京大学的方针,对学校的体制和教学方针进行了改革。

张澜特别聘请既有新知识又有新思想的青年教师和名师执教,先后聘请了张秀熟、袁诗荛、任乃强、李鸣珂、钟柏良、江东之、何珌辉等来校授课,其中,张秀熟、袁诗荛还先后被聘为教务长。

张澜(左)和当时四川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蒲殿俊(中)、罗纶(右)在南充时的合影。

学校阅览室订阅了《中国青年》《向导》《晨报》等各种知名报刊,购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的作品。《狂人日记》、《女神》等名著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读物。

张澜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时常鼓励学生勤奋读书,出校后为国家和民族干一番事业。他曾对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学生说:“你革命,我不反对,但是一定要把书读好。一个没有本事的人,革命也革不好的。要革命,必需有各方面的才能和本领。你读好了书,有了地位,在革命党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嘛!”同时,他也反对学生读死书。他希望学生时刻关心祖国,关心时势,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时,在张澜的主持下,县中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读书风气甚浓,正如张秀熟为该校所写的校歌那样:“嘉陵浩荡,果山葱笼,云蒸霞蔚南充。莘莘学子,桃李春浓,巍然建帜天中。五月一日,血染猩红,霹雳震警劳工。从今宇宙,无种国界,群祝大同大同”。

由于南充县立中学民主、进步的精神和勤奋的学风,当时吸引了川北各县的许多青年前来就学。学校先后涌现出不少优秀学生,如罗瑞卿、任白戈、贾子群、李泛山和陈周生等人,以后都成为了优秀的共产党员。


张澜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时,该校青年学生留影。

张澜先生还重视教育对人性的培养,认为人格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他认为,尊重自己的人格才能洁身自好,尊重他人的人格才能平等待人。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他说:“青年学生要担当事业,就要振作精神,意志坚强,行动确实。有真认识、真操守的人,才能做出真事业。”教育学生毋自私自利,有廉耻,有气节,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希望学生要“以天下为己任”。

老师对孩子的人生影响有多大,在孩子一生中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正是在张澜先生这些优秀品德和治学风格感召下,从四川走出了朱德、邓小平、罗瑞卿、任乃强、任白戈等无数优秀的学生,对中国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澜先生的教育活动,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了近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至今仍铿镪有力,闪闪发光。

各位听众,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期见。

详情点击 》》》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22/5/2    来源: 张澜纪念馆编辑部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