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平在张澜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院士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四川大学 , 张澜教育思想研讨会 ,

尊敬的张梅颖主席,同志们,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张澜先生进入四川大学学习110周年和担任四川大学校长86周年。我们在有着116年悠久历史的四川大学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四川大学老校长张澜先生,就是要深切缅怀他光辉灿烂的生平业绩,深入研讨他宏博精深的教育思想。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继蜀学渊源,熔中西一炉,成自家风范,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前辈的手泽翰墨余香犹在,先师的音容笑貌宛然浮现。作为四川大学的现任校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世纪名校的人文底蕴,感怀于弦歌不绝的学术文脉,感动于名师大家的精神风范。由于四川大学是张澜先生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在张澜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中,四川大学既是他浓墨重彩的人生重要经历,更是他难以释怀的精神栖息之居。
    1902年,年届而立之年的张澜先生抱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夙愿,来到了四川大学前身,当时四川维新变法的重镇,清季改良书院的代表——尊经书院学习。在这里,他正好经历了四川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次三强合并。当年的3月15日,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和中西学堂合并组建为四川通省大学堂,他和四川大学一起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里,在风雨飘摇的辛亥革命前夜,为“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他关心国是,饱览一切新生事物,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新的知识。在这里,他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派往日本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他立下“学习欧日以强国”的远大志向,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在离开学校23年后的1926年,在由于四川军阀混战而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之时,为了“兴起四川教育,发皇西南文化”,张澜先生毅然决然担任了四川大学前身(当时的国立成都大学)的校长。在这里,他筹措经费,延揽名师,建章立制,因材施教,努力将四川大学打造为一个“民主与科学堡垒”。在这里,通过近五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他逐步形成了民主科学、兼容并蓄、崇尚学术、经世致用的办学思想。在这里,他实现了“非设大学不足以增高文化”的宏图大略,完成了从开办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到兴办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变。
    追述和缅怀过去,不仅是为了珍惜传统,更要不断激发川大学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川大学人的文化自觉,不断鞭策川大学人去砥砺奋进。因此,我们在这里纪念张澜老校长诞辰140周年,开展张澜老校长教育思想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缅怀张澜老校长,就是要学习他作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力行者的爱国情怀。有着传奇一生的张澜老校长,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早在四川大学当时的四川通省大学堂学习期间,一次讨论到《辛丑条约》时,许多同学声泪俱下。张澜先生奋而起立,慷慨陈词。他说,哭有何益,当努力学习,“国强才免于受辱。”在辛亥革命时期,作为保路同志会股东大会副会长,他参加领导了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保路运动,积极促成了四川军政府的成立。他智斗赵尔丰,即使身陷囹圄和面对刀锯,仍然不畏强权,奋力抗争。抗日战争期间,他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极大地增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统一、和平建国的号召,领导中国民主同盟,坚定地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被称为“党的益友”。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最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张澜老校长具有的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四川大学具有的“追求新知、引领社会,艰苦奋斗、献身社会,服务人民、改造社会”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今天,我们缅怀张澜老校长,就是要学习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的高尚品行。他素有“川北圣人”和“布衣省长”之清誉,出入旧时代的宦场而不受习染,身居共和国的高官而清廉自省。他以“四勉一戒”即“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常常以“宽容、忍耐、坚定、明达”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八字三悟”劝勉自己和他人。他“奋斗五十年与吾党同争得人民共和”,以“天下为公,大同之世”为理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者,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毛泽东主席因此盛赞他为“与日俱进”。他时时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赢得了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广泛尊重。他的嘉言善行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都赞不绝口。为了攻讦张澜先生,早年四川南充的地方军阀石青阳曾经派人暗访其家,但见家徒四壁,也不得不感叹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与张澜老校长学谊深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曾经执教于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他热情称赞张澜先生无愧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今天,我们缅怀张澜老校长,就是要学习他作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实践者的求是精神。除了担任四川大学校长之外,自1899年应蒲殿俊邀请执教广安紫荇书院倡办新学开始,张澜先生毕生挚爱教育事业,关爱青年学子,勉力兴办学校,堪称一代教育宗师。他始终认为“有了优良的环境,才有优良的个人”,坚持为国家和人民兴办教育,通过“办新学,开女学,创职教,启民智”,实现“陶铸人才,以为国用”的教育救国的理想。他先后开办了国立成都大学实验学校、南充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南充县立中学、南充县立乙种实业学校、端明女塾、南充职业学校和私立南充建华中学、四川省立民众

1页    共3

发表日期: 2012年5月11日    来源: 贾德灿推荐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