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直不阿的张澜
南充技师学院 伍定明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民主宪政 , 刚直不阿 , 保路运动 ,

  张澜出生于1872年,是四川南充人,经历晚清、民国、新中国,是一个世纪老人。晚清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的重大事件他是经历者、参与者。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与张澜有交集。1947年4月,张澜76岁(虚岁),为“明其心志”特撰写七十六岁自励集语: “以义持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仁爱群,则己欲立而立人,以欲达而达人。乐善之人得众,故其心休休,乃能有容。逆耳之言利行,故一士谔谔,胜于千诺。当随时自我检讨,如曾子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尤当随处向人学习,如孔子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该之。益壮益坚,乃珍穷老。患得患失,勿效鄙夫。”这既是张澜76岁的自励语,更是张澜一生活动的真实写照。无论是用古代士大夫、君子标准或是当代道德标准看,张澜都是名副其实的为人为事的楷模。张澜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是坚守自己的政治理念,刚直不阿不屈服于任何势力。只要是对中华民族人民大众有利的事张澜先生就努力去做,这不是他一日、一事的行为,而是他终身执着的追求。在平日里张澜并不出众,说话有时还有结巴;平日里做做学问,研究哲学、墨子等,写写道德文章;他认为平日里做的最尽心事,最骄傲的事就是办教育。但每当在历史的紧要点,张澜总会站出来,力擎千钧,顺应历史发展,发挥其特别重要的重要。

(一) 东瀛留学,倡议慈禧退位,还政光绪。     

  清政府重视留日学生选拔工作,条件要求是品行端正,将来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各州所选的人员应先令取保,有地方当局对典严加考验。张澜各方面考核优秀, 1903年由四川公派到日本学习,这一批公派到日本留学的川人共计60人。张澜就读的学校是弘文文学院。弘文文学院是由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1902年4月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私立补习学校。设有三年制的本科、6至8个月的速成师范科、速成警务科、速成理化科、速成音乐科,张澜在师范科学习。课程最多的是日文,其次是体操。自然科学方面有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理科指导;数学方面有数学、算术、几何学、三角学;还有史地、图画、英语。1909年停办。嘉纳校长就在这年被选为亚洲第一名奥运委员。弘文文学院先后共收了7192名中国学生,共有3810人毕业,张澜是其中之一。当初在这里学习语言的学生中,后来有很多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除了张澜外,还有杨济昌、陈独秀、杨度、陈天华,黄兴、胡汉民、陈师曾、鲁迅、李四光、陈寅恪、林伯渠等也在这里学过语言。    

  张澜是一个富有勇气、少有私虑的人。他勇敢,自律很强,严肃正直。留日期间在刻苦攻读的同时,还到东京各处参观访问,让张澜大开眼界。日本原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军阀统治的国家,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文化“蒸蒸日上”,国势渐趋富强。张澜被日本的巨大发展所吸引,联想到自己的国家,政治腐朽,经济文化落后,并有被列强瓜分之势,感慨万分。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无穷忧虑。张澜总觉得中国应该学习日本,走明治维新那样的路,并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    

  不久,清政府驻日公使发来请柬,邀请留学生们去使馆参加为慈禧太后祝寿的典礼,张澜联系一些进步学生拒绝前往。这在当时可了不得呀,慈禧老太太是清朝实际领导者,张澜等人又是由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期待着完成学业,回国为清政府效力,张澜等人的行动理所当然的被大部分人拒绝,一些人还把张澜等人的行为称为“叛国行为”。面对这些张澜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进一步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热情,使得他不顾及自身前途和发展,在东京中华留日学生会上,参与了导致他被遣返的要慈禧退位、还政光绪的活动。在这次留学生会上,张澜突然起立,站在椅子上,当众高呼:“ 同学们,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势蒸蒸日上,此正是我中国应该效法的,然而,康梁失败,太后专权,列强侵略,国家危,处此内忧外患交迫之中,我认为实行维新刻不容缓,舍此不能救中华。那拉氏理当退朝,还政于今上,并立即实行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张澜这一大声疾呼,吓得很多留学生面面相觑不敢出声,都以为他疯了;少数几个怕祸延自身,就偷偷地溜了。张澜的好友刘和成走过来,拉拉张澜的长衫下摆,示意他快点下来,张澜不理会继续讲下去。刘和成急了,一把将张澜拖下椅子就走,急匆匆返回学校。清朝廷驻日公使得到消息,大为震怒。因为自从戊戌变法以后,凡是宣传维新者皆属有罪,再加上直言犯上,那更是大逆不道了,于是立即一道手谕给二等参赞,命令扣留张澜,押解回国治罪。刘和成等人找到院长出面干涉,张澜才暂被释放,等其完成学业后,再押解回国治罪。这两件事让张澜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留了深刻的记忆,大家都知道四川人中有一个不怕死的张澜。    

  1905年1月,四川留学生邓孝可在梁启超的授意下,召集四川同乡开会,通过《要求归政意见书》六条,准备于正月初一电奏清廷,请求“归还大政以主权,”“宣布立宪以定国是”。张澜自告奋勇愿意入京伏阙陈奏。但四川同乡会将意见书送交留学生会馆及各省同乡会讨论,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这年夏天,张澜毕业,被驻日公使派人押送回国。抵达上海后,押解人员忙于寻欢作乐,将张澜之事扔下,不再过问。张澜逃过一劫。

 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带给这位未来中国精英人物的影响,也将在他未来人生中意义深远地凸显。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有数千人,拒绝出席慈禧太后祝寿的典礼的有少许人,但公开要求还政的只有张澜一人。张澜的选择因为阅历、人生经历所限,尚停留“立宪派”的框架之内。但张澜的大声疾呼犹如黑暗中的闪电,暴风雨中的雷鸣震撼了留日学生们的心田。张澜独自一人挺身而出,不怕牺牲,挑战清王朝。此举影响了不少留日学生,留日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不少留


1页    共4

发表日期: 2018/5/18    来源: 张澜网站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