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听”展丨张澜力促国共合作争取抗战胜利
阳琼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团结抗战 ,

经典永流传听我给您讲

本期讲解员:吴春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各界救国热情空前高涨。建立抗日民意机构、实行抗日民主,成为抗日民众的一致呼声。1938年4月1日,国民党迫于压力,在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中设置国民参政会,但参政会并不是真正的民意机关,且绝大多数参政员是国民党党员,作为第二大党的中共仅有七个名额,四川的四名参政员是邵从恩、谢健、张澜、胡景伊。在国民参政会成立前,张澜就多次阐述了团结抗战的主张。参政会初期,张澜利用参政会讲坛,围绕“抗战建国”的主题,为团结抗战、凝聚和增强抗战实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上,张澜等116人联署支持由中共参政员董必武等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决议案》,充分反映了包括张澜在内的参政员要求团结抗战的真诚愿望。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促成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国民党不得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和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并先后于1937年8月、1938年7月成立并召开了国防参议会和国民参政会,作出了团结各抗日党派共同抗日的民主姿态。国民参政会中的一些党派领导人开始酝酿成立一个国共两党以外的联合政治组织,以形成一种联合的政治力量。图为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时全体参政员合影。
国民参政会期间,张澜不仅会晤了吴玉章、梁漱溟、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老友,还结识了周恩来、邓颖超、秦邦宪等中共要人,并与周恩来就团结抗日进行了深入交流。

1941年,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张澜担心国共合作关系破裂,积极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多次与蒋介石会谈,调解国共双方的矛盾和冲突。2月27日,张澜与沈钧儒、 黄炎培等六人会见蒋介石,提出了中共参政员必不可少等四点意见,蒋介石为拉拢中间派,便只好同意了张澜等人的主张。

为团结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和反共政策,在重庆的各民主政团和爱国人士秘密组织民主政团同盟。当时,大后方已处于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下,不少人不愿站在风头浪顶,生怕有生命危险。张澜素来威武不屈,对生死置之度外,为促进全国抗日和实施宪政,1941年3月,张澜等人在重庆特园改组扩大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主席,直至去世一共担任了14年。

在此期间,由于张澜在国民参政会和西南地区的巨大影响,蒋介石曾多次拉拢他,却均被拒绝。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期间,蒋介石为控制四川,曾许张澜以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显职,张澜却表示愿以在野的参政员身份,致力于抗日救亡大业,以保持公正独立的地位。张澜领导民盟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支持中共抗日主张,为促进国共合作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左图为位于重庆的国民参政会旧址,右图为反映张澜与周恩来之间革命交往的油画作品。抗战爆发后,为了团结抗日,在共产党的促进下,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成立了国民参政会,张澜当选为参政员。在抗战和民主建国等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张澜带领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图为:国民参政会旧址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21/9/3    来源: 张澜纪念馆编辑部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