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副刊开辟国内第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
徐觉哉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晨报 , 李大钊 , 马克思主义 ,

1919年2月,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有较大影响的北京《晨报》副刊进行改组,增加了介绍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和“译丛'两栏。李大钊应邀参加副刊的编辑工作。同年5月,又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专栏除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性著译和马克思生平简介之外,还刊载了马克思的原著译文。这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专栏,不仅是全国报刊开辟的第一个专栏,而且持续时间也最长,直到同年11月11日止,存续了6个月的时间。

“马克思研究'专栏负责人是著名《晨报》记者陈溥贤(1891一1957),以《晨报》副刊开辟的“马克思研究'专栏他与李大钊的关系密切,19巧一1916年两人同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中并肩作战,1916年回国后,他们又同时服务于《晨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陈溥贤作为《晨报》特派记者派驻日本,这时正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热潮之中,陈氏深受其影响,从日本回国后,在《晨报》上开始介绍日本的进步运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陈溥贤担任《晨报》总编,这时《晨报》副刊开辟的“马克思研究'极有可能与李大钊有直接关系。陈溥贤善日语,以“渊泉'等为笔名在《晨报》副刊上译介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文献。这些文献包括:1919年4月刊载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原著为河上肇1918年出版的《马克思的〈资本论〉》);

为了纪念马克思101年诞辰,5月5日至8日连续刊载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原著为河上肇1919年2月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二》),文中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第1章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并对后者中难懂的词句,如“社会生产'“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革命'“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等作了注释;5月9日刊登的由河上肇翻译的马克思原著《劳动与资本(一)》;6月刊载的《马氏资本论释义》(原著为卡尔·考茨基的《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根据高皇素之四19年5月出版的日译本《马克思资本论解说》转译)等。此外,《晨报》副刊00年7月还刊载了无者署名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原著为贺川丰彦的《唯心的经济史观之意义》)、《马氏唯物史观概要》(原著为利彦的《唯物史观概要》)等文。陈溥贤等人译介的大量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研究'专栏也因此使《晨报》成了影响较广发行量较大的报纸。


本文来自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图谱


1页    共1

发表日期: 2018年4月5日    来源: 学林出版社

[推荐给我的朋友] [关闭窗口]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公安备案号:5113020200036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