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思念



每页显示 文章

墨子白话今译---兼爱篇
作者: 吴龙辉 发表日期[ 1992年6月 ]


十四  兼爱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

墨子白话今译---导言
作者: 吴龙辉 发表日期[ 1992年6月 ]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宗法贵族制向官僚地主制过渡的大变动时代。作为这种社会大变动的表现和结果,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二: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它们在战国时期并称为当世的显学。《韩非子·显...

墨子白话今译---尚同篇
作者: 吴龙辉 发表日期[ 1992年6月 ]


十一  尚同上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2),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

张表方《墨子贵义》序
作者: 周善培 发表日期[ 1949年 ]


古之人,书不欲苟著也,必有救于其时,墨子则然。今之人,书不欲苟读也,必有救于今之时。表方读墨子则然。墨子之为书,当好战崇奢,敢为不义之时,其言非攻也,兼爱也,所以救战也其言节用也,节葬也,非乐也,所以救奢也;其言贵义也,所以救不义也。表方所...

张澜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邵雍 发表日期[ 2022/4 ]


张澜先生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青年时期专攻经义,传统文化造诣深厚。他研究古代文化却不拘泥于此,继承和融汇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并付诸社会实践,在对民主事业的追求中展现恢弘志气与高尚节操,带给我们深深的启迪与教益。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

张澜致毛主席的一封信
作者: 张澜 发表日期[ 1994年2月4日 ]


厡政协报编者按 张澜先生给毛主席写的这封信,原件现存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材料、从来公开发表,信虽是43年前写的,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决定予以发表,以飨读者。润之先生: 澜近年常阅《墨子》,对其兼爱交利尚同一义之...

张澜给毛主席写信的心景
作者: 刘雅清 发表日期[ 1994年2月4日 ]


张澜写这一封信的心景解放两年,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之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运动。翻天覆地的变化,张澜的心景是不平静的,是高兴的。张澜在回忆往事中写了几句话:“民国八年在北京时,与湖南梁乔山晤谈,彼告我以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我...

致毛泽东※
作者: 张 澜 发表日期[ 1951年11月26日 ]


毛先生:澜近年常阅《墨子》,对其兼爱交利尚同一义之说,辄联想及于社会主义。两年来,亲见新民主义之施行,益了然于兼爱交利尚同一义的真理,古今不异。兹将所写《墨子贵义》一篇,敬呈座右,希能于万几之暇,赐以教正。 至为企感。 ...

张澜女儿的回忆
作者: 刘雅清 张茂延 发表日期[ ]


平和稳重、兼有父亲张澜遗风的张茂延老人、身材高大、举止大方、记忆清晰。与之交谈,你一点也感觉不到她已年近八旬。她就是原国家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的长女。谈到家父张澜先生,她如数家珍:“父亲是个爱国主义者。辛亥革命在四川的保路运动,他是...

张雪松谈《墨子贵义》
作者: 张雪松 发表日期[ 2012年3月30日 ]


张澜曾长孙张雪松在纪念张澜诞辰1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张澜先生是我的曾祖父。我没有机会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但我知道他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高风亮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追随者和他的家人。我从我的祖辈和父辈身上看到了他刚正不阿、艰苦奋斗...

论张澜崇义的思想
作者: 张维刚 发表日期[ 2011年 ]


张澜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兼爱天下,严以正己,是张澜终生一以贯之的准则。从“仁爱”的博大精神出发,张澜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批判地吸收了儒墨两家关于义的学说的精粹部分,在法制、政治、道德、经济等方面给予了...

略论张澜的尚墨思想
作者: 赵长征 发表日期[ ]


张澜先生于1948年所写的《墨子贵义》一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尚墨思想,代表了他人生后期的思想水平,其中既有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也有他一生经历的凝聚,更有对新事物的努力适应。故尔认真分析研究张澜先生的尚墨思想,有助于对他的深入全面了解,有利于...

张澜道德哲学初探
作者: 张维刚 发表日期[ ]


以仁为内在良知,以义为行为准则,涵育自己的情性,达到完美和完善的境界,坚守正道,自强不息,将自己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大众永恒不已的奋斗之中,是张澜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核。一 《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张澜与马克思主义
作者: 季和 发表日期[ ]


张澜生于1872年清同治年间,殁于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享年83岁。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变革的年代,但他始终是与日俱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不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述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变...

张澜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许广清 苏枚 李卫民 发表日期[ ]


一、仁本思想 张澜先生出身于耕读之家,是前清秀才、廪生,在成都尊经书院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专攻《仪礼》《毛诗》《孟子》《墨子》,对我国古代文化,不仅是一般的了解,而且颇有造诣,曾被目为尊经书院的高材生。他自己也在《自传》中说“少承父母之良...


工信部网站备案:蜀ICP备2021003115号-1
中物时代(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